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敬业与乐业获奖教案

时间:2022-05-26 14:11:05 九年级 我要投稿

敬业与乐业获奖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敬业与乐业获奖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敬业与乐业获奖教案(通用10篇)

   敬业与乐业获奖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摆事实”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检查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 亵渎 强聒不舍 佝偻 承蜩

  三、整体感知

  出示问题组: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四、研读揣摩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用投影出示问题组)

  1.试解释中心论点的含义。

  2.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研讨。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最后统一答案要点:

  1.略。

  2.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五、质疑问难

  1.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在论证敬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两次运用了设问句,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六、拓展延伸 (多媒体出示)

  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教师点拨: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的完成,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

  学生即席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的评析。

  七、布置作业

  1. 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2. 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进一步巩固掌握基础知识。读积累的经典语句、格言。

  2.回顾本文论点及文章结构

  二、研读揣摩

  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最后明确答案要点:

  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三、质疑问难

  1.学生发问。学生自由提出问题,鼓励其他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在论证乐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为什么从反面的现象谈起,可不可去掉?

  鼓励学生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四、体验反思(多媒体出示)

  课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

  此问题意在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能力,能辨证的理解人生问题。所讨论的问题比较复杂,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来把握讨论的深度。

  本环节采用学生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师作适当发问、引导、点评。

  五、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渡]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

  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最后出示: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六、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七、布置作业

  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提出论点 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什么是“敬”

  敬业 论证 敬业 为什么要敬业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与 如何做到敬业

  乐业 列举反面现象,进行批驳

  乐业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为什么要乐业

  总结全文 敬业和乐业也就是责任心和乐趣。

   敬业与乐业获奖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能力目标:

  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

  教育目标:

  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

  重点难点:

  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

  策略方法:

  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教学目标提示:同学们学习这两篇课文时要注意两点:1课文是怎样开头的?2课文中说理时,举了哪些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的?关于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认字与词语及名句的解释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佝偻承蜩倘若亵渎骈进强聒

  2、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3、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4、文章最后怎样总结的?

  以上提纲挈领性的给学生了提示的问题后板书即可,不必详细。

  作业:

  1、书写字词

  2、完成《目标》第一题

  课后记:掌握字词,梳理结构,是本课的重点。但必须注意板书地清晰。

  第二课时:

  一、字词复习

  二、研读与探讨

  1、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3、论证上的最大特点

  (1)引用经典、格言论证自己的观点。如儒家的《礼记》、《论语》、《老子》、《庄子》等。

  (2)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关于课后练习的讨论:

  “合理的生活”指什么?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了乐趣,而不是发牢骚。

  课后记:本文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学习议论文,如果更好把握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给予学生议论文方面充分的指导,这是学好本文的关键所在。

   敬业与乐业获奖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反复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

  2、辨别本文采用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3、用制作资料卡片的方法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4、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

  学习重难点:

  1、本文论证层次的梳理和论证方法的辨别。

  2、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领悟和文中某些观点的质疑。

  学法指导:

  题目告诉了我们作者谈论的话题。首先请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认识,并想想他是怎样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思路与方法);其次,选择其中一些段落多多朗读,感受一下演讲的语言特点;最后,选择其中一些经典句和格言做做资料卡片,积累写作素材。特别要注意的是,读书时要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可对文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或作一些论据补充。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走近梁启超(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在下面)。

  2、查字典、词典,读准加点字音,记住词语写法,解释词语的含义。

  ①旁骛():

  ②亵渎()():

  ③征引:

  ④骈()进:

  ⑤敬业乐群:

  ⑥断章取义:

  ⑦不二法门:

  ⑧言行相顾:

  ⑨强聒不舍():

  ⑩安其居,乐其业:

  3、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请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4、认真阅读课文二~三遍,想一想: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又是如何来论述自己看法的?

  5、文中的“业”仅是指正式的谋生职业吗?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对文中的内容有疑问或对某些观点有不同见解吗?若有,请写在下面。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2、3

  (三)整体感知:

  J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观点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用了哪些方法?试列出本文的提纲。

  J文章结尾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试用自己的话谈谈“合理的生活”该是怎样的。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学生该如何“敬业与乐业”?

  (四)合作探究:

  1、仿照示例,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举几个例子。

  2、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在你我身边就有这样安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工作的人。试说说他的一些事迹。

  3、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中作者的观点在那个时代而言不无道理,如今你对他的某些观点、某些说法有疑问或有不同意见吗?若有,试作一简要说明。

  4、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朗读课文,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色。

  (五)小结:

  三、巩固·延伸:

  (一)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类型

  句子

  出处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对初次参战的第45师士兵们的训话

  (公元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七日)

  巴顿

  显然,你们大家知道战斗即将来临。但是,战争并不像你们许多人想像的那样。你们第45师的战士们必须面对这一现象,你们是要同久经沙场的老兵去竞赛,你们也不要发愁。他们也都打过第一仗,他们的第一仗是打胜了,而你们也会打胜第一仗。

  战争并不像那些从未打过仗的人想像得那么可怕。作家们夸夸其谈,说什么会思念你们的母亲、情人和妻子(妻子也是你们的.情人)。这些作家们既没有听到过一声敌人的枪声,也从未耽误过一餐饭,他们不是按照战争的本来面目来描写战争,而是按他们的想像来描写。

  战争是人类所能参加的最壮观的竞赛。战争会造就英雄豪杰,会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所有的人都害怕战争。然而,懦夫只是那些让自己的恐惧战胜了责任感的人。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美国人可以为他们都是好汉而感到自豪,他们的确是好汉。

  要记住,敌人也和你们一样害怕,可能比你们更害怕。他们不是超人。我们已经消灭了敌人的精锐部队,我们在下次战斗中将要碰到的并不是他们的精华。此外,你们还要记住,无论是在肉搏中还是在战斗中,总是进攻者取胜,招架是不能打胜仗的。但是敌人不了解我们的意图,因而他们必然要招架的。

  不让敌人进攻你的办法就是你去进攻他,不停地向他进攻。这样可以防止敌人重整旗鼓……战斗中的死亡是因为时间和敌方的有效火力在起作用。你们应以自己的火力压制住敌人的火力,以迅速的行动来缩短时间。

  我们美国人是个喜好竞争的民族,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下赌注。我们好胜,在下一次战斗中,你们将参加一场有史以来最激烈的竞争。你们要同其他美国人和同盟国的军队竞争,去赢得最伟大的荣誉——那就是胜利。最先取得胜利,达到目标的人,也就是赢得荣誉的人,永远不要忘掉这一点。还要记住,上帝,无论你们用什么方式去思念他,他总是和我们在一起的。

  1、巴顿将军的演讲是紧扣了演讲对象(初次参战的士兵们)的哪些心理特点来说的?请通读全文后回答。

  2、演讲是面对听众,以有声语言为主要表达形式。因此演讲的要点比较清楚。演讲稿的要点中,你认为哪一点对初次参战的士兵们影响最大?说说你的理由。

  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考场也是一种特殊的战场。结合巴顿将军的演说给你的启示,请谈一谈作为初三学生的你,应具备怎样的应试心理?

   敬业与乐业获奖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理解、积累“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词语。

  ⑵ 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⑶ 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

  2、能力目标:

  ⑴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⑵ 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⑶ 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3、德育目标:

  感受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2、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

  【教学难点】

  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

  【教学方洁】

  1、诵读法:

  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

  2、研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谁,辨证理解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摄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研讨“敬业与乐业”精神的深层内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神奇教练米卢“态度决定一切”的论断,启迪的不仅是奋进中的中国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发的是人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多媒体显示“戊戌变法”和梁启超图片资料: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2、演讲的基本知识:

  提示: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⑴ 认清对象,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

  ⑵ 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⑶ 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⑷ 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疏解字词,并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看法的语句。

  投影: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人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亵渎:轻慢,不敬。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辞,过分罗嗦。不舍,不停。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文中表现作者观点、看法的语句有:

  ⑴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⑵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⑶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⑷ 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⑸ 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⑹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⑺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人。

  ⑻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⑼ 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⑽ 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⑾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⑿ 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⒀ 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⒁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⒂ 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3、对文中作者的观点,你体会最深的是哪一点?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4、学生再读全文,思考:

  ⑴ 演讲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下来,文中围绕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⑵ 演讲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那么,你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⑴ 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去,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⑵ “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5、学生合作研讨:

  ⑴ 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

  ⑵ 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⑶ 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请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谈谈这种说法的意义。

  学生研讨探究,教师相机点拨:

  ⑴ 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⑵ 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6、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文,体会演讲词文体特色。

  四、布置作业

  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而拿破仑有句名言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这两种人生观,你如何看待,倾向于哪一种?请从事例和道理两方面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证据。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继续探究课文深层内涵。体会口语和演讲特点,积累语言材料。

  〖教学步骤〗

  一、研读,深法理解课文内涵

  1、听读课文录音,思考:

  ⑴ 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参照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⑵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问第一等人。”依照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请举出身边这样的“天地间第一等人”,与同学交流。

  学生合作、交流.教师简要提示:

  ⑴ “有业之必要”的理由,如:

  ① 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

  ② 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

  ③ 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

  ④ 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

  ⑤ 事业上的小小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带来精神满足;

  ⑥ 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等。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且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抛弃。

  ⑵ 留意身边生活,发现凡人琐事的意义。在交流中陶冶性情,增强学习精神。

  2、组织辩论赛:

  教师依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形,组织辩论双方,由班级学习委员担任本场辩论主席,教师作适当点证。辩题:想当元帅的士兵是好士兵安于职守的士兵是好士兵。

  小结: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们,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从现实的个人生活幸福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儒家),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佛家)。

  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出挑战。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职业分工的确有“尊卑”之别,任劳任怨地‘敬业”未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与获得尊重。这时候,还要让职业卑贱者“敬业乐业”,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有维护既有等级秩序之嫌。拿破仑的话也有问题:在一支部队里,元帅只能有一个,士却需要千千万,如果每一个士兵都不安心做士兵,都怀揣着元帅梦,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也大为可疑。毕竟,社会所提供的“元帅”职位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大多数“士兵”想当“元帅”又当不了士兵,人生岂不尽是一场失败?

  可见,两种说法适用的语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观也有区别。如果说,梁启超教导人们要忠于本职、不可好高骛远,体现了隐忍而自敛的中国人生哲学,那么,拿破仑鼓励士兵要争当元帅,则是典型的西方个人本位的进取型、外向型人生观。

  二、赏析积累;体会演讲特色

  1、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是课文在论证卜的最大特点。请学生学习运用:

  投影:

  敬业乐群。

  ──《礼记》

  安其居,乐其业。

  ──《老子》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论语》

  主一无适便是敬。

  ──《论语》

  虽大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tiáo)翼之知。

  ──《庄子》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孟子达生》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礼记中庸》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2、学生诵读全文,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

  教师提示:

  课文口语和演讲特色体现在:

  ⑴ 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⑵ 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⑶ 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阅读、辩论,我们对课文有了深层的理解,对人生与事业多了一些思考。希望同学们以文中所说的“敬业乐业”的精神去提升我们的学习。去实践生命的价值。

  四、布置作业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的织网爬去,墙壁太湿太滑,蜘蛛爬到一定高度就掉了下来。可是,蜘蛛又接着往上爬……屡爬屡掉,屡掉屡爬。

  第一个人看见了,长叹一声,自言自语:“我这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萎靡。第二个人看见了,若有所思地说:“这只蜘蛛真笨,怎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过去呢?我以后可不能像蜘蛛这么笨。”于是,他慢慢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见,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创业失败、欲寻短见的他变得积极起来,很快东山再起,重创伟业。

  在人生道路上,有许多事情就像上述材料中的那三个人对待蜘蛛这一举动的看法一样,其实,成功并不遥远,失败也不可怕,关键是看你对细微之事的感悟心态。请以“心态与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

  4、题目自拟。

  5、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这个话题实际上已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需要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事实上,由于心态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迥异,这样的例子有许多。如对待“风“的看法,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对待“希望’的看法,悲观行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因而,对待事物感悟的心态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事业的能否成功:在与作时,最好能联系生活实际,选取恰当的角度,尽量避免空泛的议论。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有业”(前提):引孔子和百丈禅师

  敬业 “敬业”含义: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主旨 “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乐业 “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乐业”:列四个理由

  【活动与探究】

  1、梁启超作为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曾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请课外搜集有关这次历史运动的史料,并作出客观的评价。

  2、学习了课文《敬业与乐业》,你有哪些心得体会?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敬业与乐业获奖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同学们,请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2、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三、精读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

  (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

  (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五、小结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随堂练习。

  教后反思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是教读课文的重点。在反复诵读中,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和口语特点。本课的难点是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教学过程中,既要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应尽量和学习生活体验相结合,在研讨探究中,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开拓思路。

   敬业与乐业获奖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目的筛选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的能和不断积累的习惯。

  2、理解课文在确定话题、运用语言方面的特点。

  3、认识敬业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的分析可落在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教学具

  小黑板

  教学内容要点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课文,思考问题,初步读懂文章

  一、解题,介绍作者

  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梁启超先生字卓如,别号有任公、沧江、中国之新民及饮冰室主人等。广东省新会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注意者,著名学者。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的文章被成为“新文体”。文编《饮冰室合集》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有优良的传统和校风。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

  1.先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归纳的段落大意,然后发动学生评议。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1)这是一篇讲演稿,是梁启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但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今天立足本职多作贡献,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还是大有帮助的。

  (2)总结议论文文体知识。

  (3)介绍演讲的基本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4)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教者总括:9段文字,按议论文的一般论证结构,文章可划分为三大部分:第1段是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是2~8段,论证中心论点;第三部分是第9段,归结全文。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四、布置作业

  要求

  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学生读课文,概括段意:

  第1段,对题目作简单解释,然后提出中心论点。

  第2段,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

  第3段,从反面论述,说明无业的害处。

  第4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反面论述。

  第5段,作者具体论述有业之必要。

  第6段,开门见山提出第二分论点“要敬业”。

  第7段,以设问方式把“要敬业”的论述引向深入。第8段,论述“要乐业”。第9段,归结全文。

   敬业与乐业获奖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都是议论性文章。《敬业与乐业》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议论文,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层次清晰,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文短意长。学生通过学习这篇典型的议论文能够锻炼逻辑思辨能力,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习论证方法;梳理文章结构以及段落层次;找准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从内容上来说,在这篇文章中梁启超提出了“敬业乐业”的生活原则,从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两方面,能够深化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议论文的能力,但还不够系统,尤其在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上,理解不到位。另外,处于这一学段的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理解还非常有限,因此既要教会学生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尽量和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帮助学生养成“乐学”“乐业”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文章内容,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明确文章论点。

  2.从“有业”“敬业”“乐业”三个角度为每一部分分层,从而明确文章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每一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

  3.在分析梳理文章内部逻辑关系的过程中,学习文中涉及到的多种论证方式并能够将举例论证的方法加以运用。

  4.通过评价作者的观点,学生能够尝试用辨证眼光看待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四、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内部的结构关系。

  2.在分析梳理文章内部逻辑关系的过程中,学习文章中涉及到的多种论证方式。

  五、教学难点

  通过评价作者的观点,学生能够尝试用辨证眼光看待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六、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回顾已知,激兴趣、导新课

  教师引导: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他不但自己非常优秀还是一位特别出色的父亲,他把九位子女都培养成了特别杰出的人才,他就是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又号饮冰室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启超共有9个子女:诗词研究专家梁思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梁思忠、著名图书馆学家梁思庄、著名经济学家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

  我们学过他的《少年中国说》,一起来背诵一下最后一句话。

  学生活动:聆听老师对作者的介绍,引发学习的兴趣,再由熟悉的文本过渡到对新课文的学习。

  (二)环节二:圈点批注,玩游戏、理结构

  教师引导:我们一起做一个文字游戏,在做游戏之前请大家把所有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在书上画出来,在书的空白处适当写一写你读这些句子的感受。

  学生活动:在书中画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然后旁批自己的感想。

  教师引导:

  第一个游戏:请从你画的句子中挑出十句话,这十句话要能够涵盖文章内容,以作者的口吻说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发言依次接龙,每人说一句话,互相订正所找句子是否是作者的观点。①“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②有业很必要③首先要敬业。④什么是敬业呢?⑤业有什么可敬呢?⑥为什么该敬呢?⑦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呢?⑧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里上发出来的便是敬。⑨第二要乐业。⑩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教师引导:

  第二个游戏:请从十个句子中删掉六句,保留四句话。这四句话要能够涵盖文章内容,以作者的口吻说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读懂文章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从十句话中挑选文章的分论点。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

  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教师引导:

  游戏升级版:只保留一句话,这句话是作者最想对我们说的。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筛选找到本文的中心论点。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三)环节三:分段研读,理结构、辨方法

  教师引导:请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阐述作者是如何把“有业”部分说清楚的。提示:说清楚把什么问题说明白用什么方法即可。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梳理概括本部分各段文字的内容,关注论述过程中使用的论证方法。

  第2段提出有业之必要。

  第3段引用了孔子的言论,举了他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了有业很重要。

  第4段举了百丈禅师不工作不肯吃饭的例子,从正面阐明了有业的重要性。

  第5段作者再次强调百行业为先的观点。

  教师引导:课文6、7两段能调换位置吗?请根据我们学习“有业”部分学到的方法,自己分析第6、7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如何将“要敬业”这个观点阐述清楚的。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研读6、7两个自然段,概括段意,辨析两段之间的逻辑关系。第6段:为什么敬业——分析问题;第7段:怎样敬业——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这是一篇演讲词,下面老师来朗读第8自然段的内容,大家听我朗读后提取作者对“乐业”的几点看法。根据图表中已给答案的格式将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每句都要包含一个“乐”字,

  ______ ________

  心专注 苦中寻乐

  ______ 乐趣无穷

  孔子语 ________

  学生活动:学生聆听朗读后根据回忆加以概括。

  苦难免 乐在其中

  心专注 苦中寻乐

  有行动 乐趣无穷

  孔子语 乐以忘忧

  教师引导:为“乐业”部分补写一个能够证明观点的例子。

  学生活动:调动知识储备,运用举例论证,证明本段观点。

  (四)环节四:辨证思考,悟内容、说看法

  教师引导:文章中作者的观点你都同意吗?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比如:“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能会有不同看法。

  (五)环节五:继续拓展,比类文、明关系

  教师引导:阅读《怀疑与学问》一文。课文与拓展文的题目都是并列短语,试分析两个题目中各自的两个词语之间逻辑关系是否相同。

  学生活动:阅读文章,梳理内容,判断题目中两个词语的关系。“敬业”与“乐业”就是递进关系;“怀疑”与“学问”是条件关系。

  七、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获奖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领会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3、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教学难点】

  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

  【德育目标】

  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研讨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人各有志同学们即将初中毕业,老师很想知道大家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

  到时,你拥有了一份属于你自己的职业,你是否会因为是做家政而自卑地抬不起头或者因为是个官员就趾高气扬?或者当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时就轻易地选择“跳槽”?我们究竟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这里有一篇文章《敬业与乐业》或许会给我们极大的启示

  二、作者简介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代表人物及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这篇文章是梁先生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噗该校学生所做的职前演讲

  三、整体感知

  1、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演讲者的口吻,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难懂的句子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有业、敬业、乐业

  3、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四、合作探究

  1、梳理文章思路,想想作者是怎样把问题说清楚的

  一(1):引出中心论点,“敬业与乐业”

  二(2~5):论述中心论点前的铺垫,强调“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基础

  三(6、7):论述“要敬业”的原因以及怎样“敬业”

  四(8):论述“要乐业”以及怎样才能“乐业”

  五(9):总结全文,强调“责任心”和“趣味”的重要性

  2、思考演讲稿与一般议论文章的异同:

  相同点:

  ⑴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⑵ 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⑶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⑷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不同点:

  ⑴ 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⑵ 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现在作为学生,学习便是你们的职业,能否反思一下自己在学业中的种种态度和现象,来进一步解读文中那些耐人寻味的语句?

  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并理清了文章思路,还感受了演讲与一般议论文的两点不同,这堂课我们结合“学习”是我们学生的“职业”这个实际,看能否谈得更真切些,精彩些!

  二、研读,领会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三、拓展延伸

  1、结合“学习”是我们学生的“职业”这个实际,深入解读,谈谈感受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自省式阅读,鼓励“有独特见解”“进行个性化表达”)

  2、仿写练习:

  既然大家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有如此深切的见解,不如让我们动动笔以“乐学之必要”为论点,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写一两段文字

  四、作业

  摘抄文中经典语句、格言

  五、结语

  课堂学习时间终归非常有限,所以课内学习并非终点让我们课外再去读一些关于“敬业与乐业”的名言或文章,让这些思想渗透入我们的灵魂深处,在你面对现在的学业唉声叹气时,在你将来面对不喜欢的职业怨天尤人时,希望这篇文章以及课外阅读的文章都能给你带去无穷的力量!

   敬业与乐业获奖教案 篇9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这篇讲演词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字词:

  旁骛(w ) 拣(ji n)择 亵渎(xi d ) 骈(pi n)进

  强聒(gu )不舍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亵渎:轻慢,不尊重。

  二、导入新课。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引入课文《敬业与乐业》。

  简介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号饮冰室主人。清光绪举人。和他的老师康有为一起,倡导维新变法,并称“康梁”。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后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提示:引论——本论——结论)

  明确: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2—6):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7):.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分析第一部分。

  学生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学生讨论后明确:

  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古籍中的语句的原意混同,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五、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论述了“敬业”的重要。

  思考: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三希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子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接着自己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

  第二课时

  一、继续分析第二部分。

  1、阅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

  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阅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和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三、课后的探究题一。(题目略)

  学生在讨论和交流,并在书本上划出有关的句子。

  明确:(见书本上的划线句)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小结。

  1、中心意思: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①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的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②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多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六段。

  2、完成国标本学习指导用书上的题目。

   敬业与乐业获奖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体会并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从中受到人文熏陶。

  2、学习本文合理的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条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方法。

  3、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4、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演讲特点。

  教学重点:

  文章2-5段的教学上,因为这一部分论证层次清楚,论据充足,论证方法灵活,演讲的特点也比较突出。把这一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

  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怎样巧妙地使用论证方法为自己阐述的论点服务的,

  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演讲的特色。并且以此为引子,引导学生总结读书的方法,来自学课文的其他段落。这样以来,即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又能让他们活泼主动地发展,还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会了一种读书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演讲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启发、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如果现在你正面临着对未来职业的抉择,你会选择哪种职业呢?

  ……

  师:看来同学们的理想都非常的远大,今天我们一起去聆听梁启超先生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虽然时隔七十多年但想必同样会给同学们许多启示。

  (二)简介作者:走近梁启超(学生介绍,教师出示补充)。

  师:哪位同学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查到的梁启超的信息?

  (三)出示学习目标:

  师:了解了本文的作者后,我们再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见大屏幕)

  学生齐读。

  (四)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出示大屏幕)

  请一名学生领读(一词读两遍)

  强聒不舍亵渎心无旁骛

  2、回答预习问题:

  通过预习你知道作者以敬业、乐业为话题,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中心论点是什么?

  先说“有业之必要“然后再说“敬业”“乐业”。

  中心论点在文中第一段最后:“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理解:“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

  师总结

  (五)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从文中寻找什么是业,什么是敬业,什么又是乐业?

  作者所说的业不仅仅指的是职业,他认为凡是做事情都是业。学生也属于梁启超所说的业的范畴。那什么是敬业呢?

  出示大屏: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就是敬。

  师引导学生理解该句子

  师引导生继续找句子

  大屏:“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理解“心无旁骛”的意思。

  继续引导学生找出相关事例

  提示:(出示大屏)当大总统“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这两个事例正说明敬业的含义,认认真真地做事情,正正经经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就是敬业。

  引导生分析:觉得第七自然段中说的“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这也是在阐述敬业的含义。

  总结:文章的六、七自然段作者都在论述敬业的重要性,阐述敬业的含义的句子当然俯拾即是,可见作者的论述是针对性是相当明确的,中心也很清楚。那什么又是乐业呢?

  师总结:综合上面同学们的交流,我们不难看出,正像作者再最后一段总结的那样“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作者所说的“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吗?

  对于任何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都能够全心全意地去做,并能在专心做得过程当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地步。

  (六)深入探究:

  1、学习2-5自然段:

  提问:初读课文时,老师首先就被课文前半部分吸引住了,猜猜吸引老师的原因?

  师总结:这两种懒人即使是大圣人孔子碰见了他们也没有办法,看来真是无药可医,我相信咱们班没有这样的人。再猜猜老师还有没有其他的理由?

  师引导学生分析

  (出示大屏幕: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体会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有业之必要的?揣摩作者演讲这几段时的语气)

  师总结:我认为这一部分还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说明无业的害处,这应该属于从反面论证,而举百丈禅师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世界上还有以有业为重的人,这是从正面进行事实论证,一反一正,说明的是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人都要有正当的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因而是正反对比论证。

  其二:老师喜欢这一部分的原因之一还应该是这一部分的结构。这一部分作者先提出要说的问题,然后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一步一步地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照应开头,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行文非常严密。

  2、学习课文剩余部分。

  师先总结一下我们学习2-5段的方法。

  (出示大屏幕)用刚才的读书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剩余部分,体会作者论证方法的运用和演讲的特点,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部分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师提问: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作者所说的天地间的第一等人呢?

  出示大屏:独臂英雄丁晓兵,一条臂膀,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他20多年如一日的旅行当一名举人的责任,他是个真正的英雄。

  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王百姓,始终战斗在排爆治爆的第一线,多次临危受命,10年时间排除各类炸弹1.5万余枚,用自己的性命安危换来他人的幸福。(教师出示大屏幕,展示其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的人的照片和事迹。让学生看看这些可敬的人)

  师提问:同学能总结一下本篇文章演讲的特点?(学生边总结大屏幕边出示本篇演讲的特点:①引用名言后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②语言通俗易懂,如话家常③结合演讲情境,注意和听众进行现场交流④通过设问、反问引出要阐述的问题,引起听众的思考和注意)

  (七)课堂练习:

  背诵: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请同学们在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的基础上,积累书中的名人名言或格言或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吧。(具体比赛要求见大屏幕,学生进行背诵比赛)

  (八)总结提高:

  看来我们的同学已经领悟了梁启超先生演讲的真谛并深受他的感染,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呢?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只要努力,就会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是金子无论在哪儿都会发光的。

  (十)作业:

  出示大屏:

  写篇辩论稿,要求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并用充足的论据使自己的观点站住脚,也可以查找对方的漏洞,千方百计地推倒对方的观点,注意要用到本节课学到的议论方法。准备下节课进行辩论。

  板书:

  敬业与乐业

  提出问题论点:我确信…………不二法门。

  分析问题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 敬业与乐业获奖教案(通用10篇)】相关文章:

敬业与乐业教案10-24

敬业与乐业的教案11-07

《敬业与乐业》的教案11-07

敬业与乐业优秀教案10-24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10-24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通用5篇)11-30

人教版《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10-24

《敬业与乐业》初三语文教案01-16

《敬业与乐业》初三语文上册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