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一语文《变形记》教案设计

时间:2021-08-06 09:19:58 高一 我要投稿

高一语文《变形记》教案设计

  一、布置预习:认真阅读全文,按照分析阿Q的办法,即认识其人——生平遭遇——性格指认——变形原因——死亡原因的顺序,解读全文。

高一语文《变形记》教案设计

  二、导入

  我曾经在上《陈奂生上城》时说过:没有小说阅读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有了小说可以阅读却不会读活着读不懂的人生, 是残废的人生。与其残废,不如残缺。我的意思是希望大家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一下小说本身。

  的确,《变形记》在我们习惯的阅读思维中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因素,比如大量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支离了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我始终坚持一个喜欢于有疑处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人是能够从中窥见许多的世相奥秘的。如果说《变形记》你不能读懂,或者丧失了阅读它的兴趣,那么,要你去读《墙上的斑点》和《等待戈多》就几乎等于是“摧残”了。

  今天,我们就从主人公格里高尔德生平遭际入手,去拨开那如云雾的心理、环境描写,看在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深邃的寓意。

  三、认识格里高尔

  1.身份地位确认:小人物。他是父母的儿子,一个女孩的哥哥,一个旅行推销公司的普通推销员。

  2.家庭成员:父亲破产,母亲多病,妹妹上学。

  3.经济情况透视:一个人用双肩扛起了整个家庭的负担,父亲债务如山,经济困顿。

  4.人生追求:摆脱累人的差使,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

  5.生平遭遇:

  其一,格里高尔对待他人

  1)简历:国民小学——市立中学——商学院——旅行社推销员

  2)对待工作:恪尽职责,尽心尽力。每天天不见亮就动身,夜深方始还家没,日晒风吹雨淋,无怨无悔。“工作五年了没病过”。

  3)对待父母:极尽孝顺。即使变形后,还为了怕母亲恐惧和父亲恼怒而顺从克己。

  4)对待妹妹:关怀备注。即使变形后,还想起自己的打算,就是发挥妹妹的特长,让她去上音乐学院,虽然这可能要花很多的钱,但“打算在圣诞节”前夜隆重宣布这件事。

  5)对待上级或相识:老板的一条狗,秘书主任的求乞者,为的是保住一个饭碗,让他的家人能够安心享受“太平”。而相识的人大都萍水相逢,全属于泛泛之交,缺乏温情。

  其二,他人对待格里高尔

  1)社会对待他:老板视之为狗,任意呵斥与支配,然后给他相对温饱的收益,一边继续榨取它身上的剩余价值。泛泛之交把他当作生意人,一个可以带来方便与利益的推销员,没有谁愿意走进他的魂灵或者在乎他的遭际。

  2)家人对他:

  变形前:

  总体特点——“父母对这一切不甚了然;天长日久,他们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信念,以为给高尔在这家公司里工作,一辈子可以吃穿不愁了”;“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嘛,人们感激的接过钱,他乐意交付这钱,可是一种特殊的温暖感却怎么也生不出来了”。

  父亲:97页,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餐,他一边读报,一边吃饭,一吃就是好几个小时。

  101页,身体健康,但是年迈,五年没做什么事,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自己会有什么作为。在享受的这五年里,他发胖了,并且动作变得相当的迟钝。

  104页,他出差的时候,他便总是疲惫不堪的蒙头睡觉,晚上回来时总是穿这睡袍坐在背靠椅里迎候他。压根儿就不太能站得起来,而只是抬一抬手臂表示高兴……

  变形后:

  第一时间:(秘书主任:逃跑)

  母亲:96页,合掌望着父亲,随后便向格里高尔走过去两步倒在了地上。

  父亲:恶狠狠地捏紧拳头,仿佛要将格里高尔打回房间里去似的,随即犹豫不定地扫视了一下起居室,然后用双手捂住眼睛哭了起来。

  妹妹:已经哭了。

  第二时间:(至半月)

  父亲:公布家庭经济报告。到银行当上了杂役。以为格里高尔“罪大恶极”,“板着面孔朝格里高尔走去”,然后用苹果“轰炸”,直到一个苹果完全陷进背里。

  妹妹:每日送饭;搬走东西;变形后的第一句话是“你,格里高尔”举起拳头,怒目闪闪地。然后再弄药水的时候,将格里高尔“腐蚀”。

  母亲:想见他,因为“他是我不幸的儿子”,父亲“轰炸”她去阻止。

  第三时间:(一月后)

  母亲,当上了老妈子,给人缝制内衣;妹妹,当上了售货员。房子出租了一部分。

  妹妹:“我们必须设法摆脱他”,理由107页“折磨”“放弃他是格里高尔的念头”“迫害”“占领整栋公寓,让我们露宿街头”。绝望的格里高尔感到了不可思议的惊恐,被妹妹关进了黑暗的卧室。而后,“长时间的什么也没吃”平静的死去。

  死后:

  父亲:感谢上帝!

  三人有点儿哭肿得眼睛。决定利用休息体出去散步。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条结论。)

  四、结论

  1.格里高尔其人:一个有着丰富感情、浓厚情谊和诗意追求的人,然而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他丧失了自己的自由和追求,几乎整日都在惶恐不安中过日子,他勤劳善良、安分守己、胆小软弱,是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弱者,一个完全丧失了自我的悲剧人物。

  他是一个“三好生”——孝子,一个好兄长,一个好员工;

  他是一个忍辱屈从,勤劳善良,体贴关爱的悲剧人物。

  2.异化为“甲虫”的原因(社会、家庭、心理)

  1)工作辛苦,饮食低劣,有情淡薄,心里烦恼。

  2)还债的心理压力,受老板的气。

  3)亲情的变异。

  3.死亡的原因

  1)家人的厌弃;

  2)妹妹的致命言论;

  3)父亲的致命创伤。

  五、思考问题。在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为什么家人会最终将格里高尔置于死地?我们从中可以联想到些什么呢?

  1、由于格里高尔的突变,所以引起了家里人对他的强烈反应。家总是被人们形容为一个温馨的避风港湾。然而,当家中有一个无法动弹,完全无能为力,丧失了人的一切自主性的“虫”时,家中其他成员怎么办呢?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也是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卡夫卡伸出无情之手,指出生活幽暗处那个令人惊悸的真相。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作为格里高尔敏感的神经总是有着惊异的发现:公司秘书逃跑,母亲晕倒。“父亲恶狠狠地捏紧拳头,仿佛要将格里高尔打回房间里去似的”,并且“无情地驱赶并发出嘘嘘声”赶他回房间,他被父亲推倒在房内跌得“血流如注”。他孤独的心多么需要交流与慰藉,哪怕他成了一只甲虫,也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怀和爱心。可当他走出房门时,却被父亲用苹果轰炸。妹妹也逐渐由最初的同情而厌恶到憎恨,反复提出要摆脱这个“负担”。再没有比这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更悲惨的情形了。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如何冷漠无情,但她们还不至于明目张胆杀害父亲。父亲病故,她们总还要挤出点眼泪,还需要用习俗礼仪来掩盖一下真实情感。然而,在卡夫卡这儿,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冷漠的现象呢?换句话说,人类对待自己的同类,哪怕有血缘关系的同类,何以会如此铁石心肠呢?记得著名古典悲剧《窦娥冤》中,太守桃杌听信张驴儿的诬告,不顾窦娥的申诉,刚问两三句便呵斥道:“人是贱虫,不打不招。左右,与我选大棍子打着。”这句戏曲台词,与格里高尔的父母、妹妹的认识殊途同归,都是把人不当人。正是因为那受刑的窦娥、受难的格里高尔在太守、萨姆沙夫妇和葛蕾特的眼中根本不是人,而是“贱虫”时,他们才能恨之入骨,以冷酷的态度看待“虫”,以残酷的方法心安理得地随意处治“虫”。甲虫在卡夫卡那里正代表着人被赶出了“人”的社会。当然格里高尔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然而他变成甲虫之后,脑子里还在想着公司,想着家,他是还想苦苦挣扎着返回“人”的生活之中,那么努力地、白费力气地却是令人感动地要维护自己人格的完整。我似乎看到孔乙己拖着断腿走进酒店时,掌柜、顾客那种冷硬的态度;阿Q被送上断头台时,看客们那种麻木的神情;祥林嫂倒毙在风雪之夜时,鲁镇祝福的人们那种漠然的举止。格里高尔和他们一样,都是“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堆里,从活的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所以,结局只能是在痛苦中默默死去。这人变为虫的经历,深刻揭示了社会对异己的排斥和厌恶。这种存在状态不是某个时代或某个社会带给人的一时的处境,而是人类的一般处境。卡夫卡采用这种变形、夸张、象征或怪诞的很富于刺激性的外观,就是要引起人们的震惊,让人们品味出作品超乎寻常的意义来。昆德拉说:“在现代世界,丑陋无处不在,它被习惯地用仁慈遮掩着,但却在所有不幸的时刻突然出现。”因此,卡夫卡用这种变形的手法把小说变成了一种思想方式,可能更增添了小说的观念容量,更有力地显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隐而不彰的意蕴。他确实是“本世纪一位不是思想家的思想者”。

  2. 格里高尔为什么会陷入一种“不可思议的惊慌”之中?

  明确:一是对妹妹煽动父亲要把他赶走感到不可思议,“必须”“唯一”等话十分决绝,已经没有亲情可言;二是对妹妹所谓格里高尔在“迫害”他们,要“占领整幢寓所”让他们“露宿街头”等耸人听闻、颠倒黑白、倒打一耙的谎言更感到不可思议的惊慌。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将要面临死亡的厄运了。

  第三段中“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他的这个意见也许比他妹妹的意见还坚决呢”,表现格里高尔怎样的心理?

  明确:善良、忍辱负重,不拖累家人,对变形后人情的变化、亲人的冷漠和死亡的威胁异常平静、清醒和坚决。

  “背上那只烂苹果”在这一段中是第三次出现。前文中分别写到“父亲已下定决心要轰炸他”,“飞来的一只(苹果)简直陷进他的后背去了”,一个多月来那只苹果“还一直留在他身上”。试从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两方面谈谈这样写的作用。

  明确:思想内容方面,这只烂苹果是父亲对变形后的亲生儿子有惊奇到愤恨直到狂怒绝情、残酷迫害的见证;写作技巧方面,突出地反映了这篇小说怪诞而真实的特点,同时也是前文细节“伏笔”的照应,使小说结构周密、圆合严谨。

  小说中三处关于“哭”的.细节描写,试品味每一次“哭”的内涵并解说其作用。

  (1)父亲恶狠狠地捏紧拳头,仿佛要将格里高尔打回房间里去似的,随即犹豫不定地扫视了一下起居室,然后双手捂住眼睛哭了起来,他那宽大的胸膛颤抖着。

  (2)“我们必须设法摆脱它,”———说罢,她号啕大哭起来,她的眼泪掉在母亲的脸上,她用机械的手势动作擦拭母亲脸上的泪水。

  (3)这时卧室房门开启,只见萨姆沙先生身穿他那身号衣走出来,一只胳臂挽着他的妻子,另一只胳臂挽着他的女儿。三个人都有点儿哭肿了眼睛;葛蕾特时不时将脸贴在父亲的胳臂上。

  明确:(1)是一次绝望的哭,因为家庭一时失去了经济支柱。

  (2)是一次绝情的哭,是为了获取父母亲对她的支持,以达到抛弃格里高尔的目的。

  (3)是一次虚假的哭,仅仅是为了格里高尔的死去而向外人作态。

  三处“哭”的细节描写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人物,而且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这一主题。

  3.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即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下,渐渐丧失了自我,以至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问题(由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孤独无助、焦虑痛苦的心理和他对自己变形前生活及工作的有关回忆可见),人与人之间日趋冷漠乃至走向冷酷的问题(由格里高尔变形及死后周围人的反应可见)。

  六、从前面的问题探究中,我们知道了卡夫卡通过虚构格里高尔由人变成甲虫的荒诞故事,深刻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问题,那么《变形记》用的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这一表现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探究学习:《变形记》用的是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手法。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相比,其好处在于,它使读者在看到格里高尔由人变成甲虫的故事后,产生一种惊异心理,会受到深深的震撼,迫使自己深入思考,从而更加深刻地、强烈地感受到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强调看《语文读本》上的分析)

 

【高一语文《变形记》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粤教版高一语文《变形记》教案设计03-09

高一语文《师说》的教案设计04-24

高一语文《渐》教案设计06-23

高一语文《氓》教案设计08-20

高一语文《落日》教案设计05-31

高一语文《祝福》教案设计03-23

高一语文《谈读书》教案设计06-12

高一语文《断章》教案设计08-17

高一语文下册《项链》教案设计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