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

时间:2021-08-10 10:52:50 高二 我要投稿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汇编两篇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一

  教学目标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汇编两篇

  1、品味诗歌意象和本诗沉郁凝重而内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2、感受诗人赤诚的爱国之心、忧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读出作者用意象展现的“痛苦与灾难”的当时国民生存状态与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

  2、品味本诗沉郁凝重而内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

  诵读法、体悟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暴虐地扑向中华大地,成千上万手无寸铁的人们被黑压压的枪口对准着,就像一头头羊羔,被战争的大火无情地炙烤着,扭曲着。黑暗,缓缓地掩埋那布满尸体的战场,灰烬中偶尔露出一只焦黑的手,或者是一个血肉模糊的头。悲剧朝每一个方向无所顾忌地扩张,人们在绝望的大地上哀泣……于是,艾青就用雪为背景写下了饱含血泪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二、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思考:你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祖国命运的深沉忧患,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所以诗歌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悲苦、忧郁的。

  2、在作者的情感指引下,要求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一段诗,教师做适当的指导。

  设想:可追问为什么选这个段落,力求学生能在诵读中体会感情,体会到中国正处于一种灾难当中。

  三、体会意象的基本内涵--苦难的中国人民

  1、为了表现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承受着的“苦痛与灾难”像雪夜一样广阔而漫长,作者选了哪些主要的意象,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呢?

  明确: “苦苦前行的农夫”“失去保护的少妇”“流离失所的老母亲”“向天乞援的垦殖者”(学生也许还会说“雪”、“大地”、“风”等)

  2、以同桌为单位,寻找一个特别让你有感触的意象,进行诵读和分析,交流你心灵被震撼的原因。(步骤:诵读--分析)

  (1)苦苦前行的农夫

  “赶着马车”的“中国农夫”“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可见是个典型的北方农民,在沦亡了的国土上,早已到处为“寒冷”所“封锁”,以土地为命根子的农民,却不得不离开那片熟土。

  “你要到哪儿去呢?”--实际上是在说“你能到哪儿去呢?”这里虽然没有仰天长啸之悲,却让人悲痛之至,只因为无家可归,而且无路可走。

  “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生活的艰辛,生活的重担让他的脸上满是岁月和风霜的痕迹,痛苦填满了每一个褶皱。他们直不起腰,却依旧挣扎着前行。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他们都是如此的模样。

  (2)“失去保护的少妇”

  蓬头垢面、巢被毁灭、失去丈夫的呵护、受尽刺刀的戏弄。描述了一位家破人亡、备受侮辱的少妇的悲惨命运。

  “一盏小油灯”--冰雪皑皑,夜色茫茫,亮着的只是那“小油灯”微弱的光,这强烈的反差,正说明生命的岌岌可危,不堪一击。

  “破烂的乌蓬船里”--曾有诗云:“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萍洲烟雨",这诗情画意表明乌篷船应该是属于南方的:它让人想到美丽的中国女子,如打油纸伞的苏小小,浣纱的西施,也容易让人联想到白面书生单薄的对襟与青衫--乌篷船的性格就是书生式的羸弱,一种女性的阴柔。在乌篷船的剪影里,寄存着一代又一代女子生命里的柔情,也纠缠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式的文人的画意诗情。这是个非常美好的意象,而在我们的诗歌中却是在寒冷和黑暗的包围下,能赖以托身的却是这“破烂的乌篷船”,让人感到无限的悲凉。

  “蓬发垢面的少妇”--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人们带来的是灭顶之灾,而最受其害的又是妇女。少妇本该端庄雅致美好的,而在这里却是“蓬发垢面”的,说明她保受凌辱,这“蓬发垢面”恰恰是她所历经的苦难生活,抑或是九死一生的印迹。中国正横遭强敌的暴虐,一个手无寸铁的少妇的命运,又会怎样呢?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已被暴戾的敌人/烧毁了么?”--家园被毁;“失去了男人的保护”--亲人被害;“在死亡的恐怖里/你已经受尽了敌人刺刀的戏弄?”--受到死亡的威胁,生命安全无法保障。诗人用游动的镜头,拍摄出这一组组的凄惨画面,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催人泪下,碎人心肝。

  (3)“流离失所的老母亲”

  “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我们年老的“母亲”,在那寒风凛冽的雪夜里,流离失所,寄人篱下的悲哀。“蜷伏”,指弯着身体卧倒,写出了老母亲的可怜之处。(比较“睡”“躺”“窝”等词语)

  “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程……”--怎样的路程?应该是“如此的崎岖”“如此的泥泞”的路程。老母亲在陌生的异地,面对着吉凶未卜的明天。

  年老的母亲在辛苦了一辈子后应该安享晚年了,可是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她只能如此凄凉的蜷伏着,这不由让我们想到了艾青笔下的另一个母亲形象--大堰河。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个片段:

  资料展示: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同样是年老而苦命的母亲,同样是蜷伏在这悲哀的人世间,也许某一天,我们诗歌中的老母亲,也如大堰河般在无声无息中“含泪的去了”,带着她们“紫色的灵魂”和“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4)“向天乞援的垦殖者”

  “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被敌人强占的土地 ;“拥挤在/绝望的污巷”--没有希望,没有明天的逃难画面。

  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肆意践踏中,辽阔的“地域”被“啮啃”,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饲养的家畜”、“肥沃的田地”。他们离乡背井,相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大地是“饥馑”的,天空是“阴暗”的,在这“饥馑”的大地与“阴暗”的天空之间,伸出的是他们的“颤抖着的两臂”。这幅惊心动魄的画面,深深烙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它是抗战初期整个中华民族的缩影。

  3、小结

  这四个意象从北到南、男女老少,代表了当时中国所有的百姓,是广大苦难人民的缩影。在诗人凄婉悲壮的笔触下,我们分明感受到诗人那颗悲怆至极的心的跳动。这不仅仅是对苦难的中国人民的同情,更重要的是对强敌血行的控诉。

  四、品味意象的深层内蕴--苦难的中国

  1、是什么将上述几个意象串在一起的呢?

  明确:一幅背景图片“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展现了苍茫旷远,悲凉凄楚的意境。“在封锁”--有一种被掐住脖子,被压迫,窒息的感觉。

  除了“雪”之外还有“风”,把“凤”比作“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老妇本来就让人联想到苍老、沧桑、也许还会有几分恐怖:满脸皱纹,满头白发,干枯的龟裂的皮肤,苍白无血色的手……这里是“太悲哀了的老妇”,我们能很快地联想到祥林嫂,瘦弱的身躯、悲哀到麻木的神情。

  这老妇又是怎么样的呢?她“紧紧地跟随着”(如影随形地纠缠着),“伸出寒冷的指抓”(冰凉、恐怖),“拉扯着行人的衣襟”,“一刻不停地絮聒着” (也许如祥林嫂般在追问你这世上到底有没有魂灵),这些描述都给人一种阴森之感。诗人以阴冷的自然景色,创造了一种悲凉凄苦的氛围,写出了苦难的中国大地。

  背景在文中出现了四次,既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连接四个意象,使悲凉压抑的感受贯穿全诗,又由于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营造出了一种复沓咏叹的悲壮风格,加深了悲惋凝重的气氛,读来令人心酸落泪。

  2、这背景有怎样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