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军《大连丸上》教案

发布时间:2017-09-13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一、作者介绍

  萧军原名刘鸿霖。又名刘吟飞、刘蔚林。笔名除萧军外,还有三郎、田军等。萧军于1907年出生于辽宁省义县下碾盘沟村(今属锦县)。1925年考入张学良在沈阳办的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学习法律和军事。1922年在哈尔滨化名“三郎”在各报纸上投稿为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家乡被日寇占领,人民遭受着苦难,自己也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遇到危险,于是和爱人不得不离开故土,辗转到了青岛和上海。

  萧军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文坛的著名的“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是反映东北人民武装抗击日本侵略的名作之一。

  二、东北作家群

  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三、文章简介

  《大连丸上》作于1935年,属于记叙抒情性散文。文章真实地记述了自己与爱人当初乘“大连丸”号轮船离开东北故乡时,在船上遭受汉奸盘查刁难、险遭不测的经历,写出了沦陷区人民的屈辱和愤怒,揭露了汉奸走狗的奸诈无耻,表达了对敌人的无比憎恨和对祖国的强烈热爱。

  四、文章结构

  分三部分:

  1、盘问——即日寇的汉奸走狗对“我”的“问讯”。这是敌人刁难手段的第一步。

  2、搜查——即汉奸对“我”携带物品的逐件搜查。是敌人刁难手段的第二步。

  3、写紧张过后的期冀和脱离沦陷区以后的喜悦,抒发浓烈的爱国之情。

  盘问——充满了奸诈凶狠的意味,千方百计想找出“我”的破绽(盘问的内容依次可分为去向、来处、职业、关系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亲属、证明材料,等等。)

  “我”的回答则从容不迫。

  五、鉴赏要点——语言特点

  1、语言简洁,具有鲜明的动作性。

  (文中对话多,这些对话由于是对立双方的意志、性格与心理的交锋,因而具有鲜明的动作性。)

  2、语言情感色彩鲜明。

  (对汉奸走狗的极端憎恨、厌恶、轻蔑,以及心灵的痛苦压抑和对祖国的强烈热爱,都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得到了具体的反映。)

  通过“我”与汉奸走狗针锋相对的对峙体现出来。在对峙过程中,表明上看,汉奸走狗气势汹汹,横行无忌,似乎是“强者”;而“我”处处被压制,受欺凌,被百般刁难,似乎是弱者,但实际上,“我”在精神上、情感上则对汉奸走狗构成了一种“威压”之势,内心充实,无所畏惧,蔑视奸恶,从容应对。

  具体体现在:

  ①对话当中,从容镇静,对答如流,表面上被迫应付,但决不示弱乞怜,表现出镇静有骨气。

  ②行动上,不卑不亢,敌人耍尽手段,自己则抱定宗旨,令汉奸无可奈何。

  ③当到达“祖国”后,则将压抑的情感,尽情地喷发宣泄出来。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金黄的稻束》优秀教案

2.

3.

4.

5.《书愤》优质教案汇总

6.高中语文《望月怀远》教案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