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春春节黑板报版面设计

发布时间:2017-01-26  编辑:cgf 手机版

   每到春节,我们都会将家里装扮得很有过年气氛,学校的教室也不例外哦!一起来看看语文迷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春节黑板报的资料吧!希望有所帮助哦!

u=521105345,2200307262&fm=21&gp=0.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祭财神

  旧京时在四合院里的佛堂或大杂院人家的屋中都供有财神爷像,一些商铺在年节或开市时也有向财神焚香礼拜祈盼财神保佑发财、吉祥之习俗。民间供奉的财神不止一个,通常有文财神“范蠡”,武财神赵公明、关羽、准财神刘海蟾,以及偏财神五显财神等。

  住户家礼拜的多是文财神,亦称增福财神。传说它是北斗七星之一降临到人间的,那财神爷画像上面的白脸长须,左手执玉如意,右手捧个宝盒,上面书写着“招财进宝”字样。

  武财神赵公明相传在秦代时得道于终南山,道教尊为“正一玄坛元师”,其像是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坐骑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传说它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求财如意。赵公明在终南山得道后被封为财神。在神话古籍《封神演义》里写有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王符金册封神,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职责是专司金银财宝,迎祥纳福。久而久之,人们把赵公明冥神、瘟神的形象淡忘了,祭祀并记得的只是财神赵公明。凡是买卖求财,只要对赵公明祈祷,便无不称心如意。

  那么忠义仁勇的关羽为何又成为“关财神”了呢?据史载,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豕庙林”三祭合一的洛阳关羽庙会规模宏大,庙会时焚香祭祀,唱戏娱乐、饮食、商品极为热闹,逐渐成为当地的商品贸易集市,关羽便成为经商者的保护神,忠关羽变成商关羽。经商者的店铺及家里便供奉起了“关羽神”、“关财神”。作为“财神”关羽的“义不负心”又形成了以“仁义”“公正”为核心的商品交易道德,并因此成为关公文化的重要内容。

u=351196295,984852814&fm=21&gp=0.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旧京民间都要隆重“祭财神”,据说正月初二是财神爷的诞辰。宫内及百姓家的佛堂均要挂满贴满金银财宝的挂千、福寿禄喜财的大字条幅和喜联,在财神像前的供桌上除摆糕点蜜贡鲜果外,要给财神一定奉摆上五碗长寿面和五碗元宝汤(即馄饨),在香烟缭绕、烛火齐明、鞭炮玉磬声中,由家庭中的最高长辈带领给财神爷祝寿,并祈求财神显灵吉祥纳福、财源不断滚滚来。各商铺老板亦领店员学徒焚香叩拜,并在初六开市时鸣鞭炮敲锣鼓,喜迎第一个顾客登门,那时称其为“财神”,不管营业额的大小,均热情接待,并给予打折或用小礼品馈送,这种之俗旧时称为“接财神”。

  各住户各商户在祭神后均要前往财神庙或关帝庙奉祀礼拜。老北京时最有名的有广安门外的“五显财神庙”和永定门外赵公口的财神庙、前门的关帝庙等。过年时到五显财神庙祈福借元宝是很多老北京人的重要活动,初二一大早人们就从菜市口及广安门门脸儿等路口,乘牲畜拉的轿车、敞车或骑毛驴等交通工具赶往财神庙去争烧第一炷香。永定门外赵公口因原有财神庙供奉的赵公明而得名,虽赵公明被称为正宗财神,但因地处城外荒凉之地交通非常不便,旧京城里人很少去拜祭。此庙旧时常有外地进京做买卖的商人,从永定门进北京城路过时入庙焚香礼拜,旧京时就曾把赵公口这地方称为“京城财源入口”。

u=215960275,3309897754&fm=21&gp=0.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新年红

  季羡林先生说:“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着,也看不到,但它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的心头轻轻地一拂,我们就知道:年来了。”而挂在店铺中一排艳红的中国结,如同一串喜庆的音符,在我的心头轻轻一拂,腊月还刚刚开头,已经感受到新年的气息。

  在新年里,红色是最惹眼的色彩。乡下专门有写春联的老先生,桌上砚台端正,墨汁淳厚,平实的祈愿,被饱蘸浓墨书写在事先裁好的红纸上,撇捺之间抑制不住洒脱通透。人们不禁啧啧称赞一番,老先生更是兴味盎然,字成,主客皆欢喜。

  木制的门板早在腊月就刷洗干净,糨糊是父亲亲手和成的,用旧毛笔蘸着涂在春联的反面,什么“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什么“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还有化用诗句的,“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朵朵迎新春”,那红字首当其冲,特别醒目。一腔欢喜,满怀祝愿,就这样被融进这红红的春联里。乡村原本黑瓦白墙的水墨画一下子有了鲜亮的色彩。

  孩子们手中提着红灯笼,因为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的歇后语,被长辈们逗着去照亮门后,被红蜡纸裹着的灯笼里燃着晃动的火苗,柔和的红光,从旧岁的年末一直照到新年的伊始。还有成双成对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在檐下,像两道意味深长的邀约,邀约新一年幸福的生活,又像是两声热情真挚的呼唤,唤回游子迫切的归乡之心。这盏盏红灯笼,照亮了静好绵长的日子。

  和新年的钟声一起辞旧迎新的,是那红红的鞭炮燃放的噼啪声,长辈们围着那“竹炉汤沸火初红”,兴味盎然地夜谈,孩子们钻进暖暖的绣着红牡丹花喜鹊的被褥,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揣着对新年的希冀入睡。哪里能安睡,烟火气息从虚掩的门挤进来,叫人想一个骨碌翻身起床。

  还未到天明,打开门扉,迎新的鞭炮声远村近巷次第燃起,穿上新红袄,母亲不忘在孩子的辫梢扎上红色的蝴蝶结,心也早像蝴蝶飞到外面。脚下,踩着的是炸开的红红的爆竹纸屑,厚实绵软,如同覆着一层红雪。这些红红的纸屑可不允许被扫起,乡邻们是不愿意将好的财气运气扫走的,可这份祈福迎祥的心愿会随着拜年的脚步被粘带着走家串户。

  小孩子也拜年,只是不像大人那样郑重其事,三五成群的,平时不怎么见面的堂姐妹表兄弟都结伴而行,一窝蜂地挨家进,叫声“新年好,拜年啦”,从长辈手里接过红纸包里的压岁钱,兜里揣满了各色糖果。

  家人围坐,灯火可亲,阖家团圆的日子,丰盛的菜肴,还有醉人的美酒。孩子们也被破例,小酒盅里盛满乳色的米酒,别看酒甜,亦不可多饮,喝着喝着,红霞飞上脸颊,而二月二要出嫁的姐姐的面庞显得格外娇美,又偏偏说是一旁旺旺的炉火映红的。

  到处是火苗般温暖的红,到处是祥云般吉祥的红,它质朴又奔放,将延续到新的一年的时光里,它平实又热烈,把庸常的日子都照暖了。

网友评论

精彩抢先看Ne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