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年恭贺新禧黑板报版面资料

发布时间:2017-01-15  编辑:cgf 手机版

   陕北的春节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 “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究竟灵不灵,谁也不去深究。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就是已娶妻养子的汉子,见了长辈也是如此。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12010614351819.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漫谈藏历新年

  藏历年是西藏民族的传统节日。

  西藏各地过藏历年的时间不一致。拉萨把藏历1月1日作为新年,年楚河以南的群众以藏历12月1日为新年,昌都的一些地方则以11月1日为新年。以藏族为主体的西藏各族人

  民,为了欢度藏历新年,一般从12月初就开始操办供、吃、穿、玩、用的各种年货。29日晚饭前,要在打扫干净的灶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八吉祥徽”;在大门上用干面粉画象征吉祥的字;还有的在房梁上画很多白粉点,表示粮食满屋。29日晚,一般都要吃“九粥”和作驱邪的活动,象征除旧立新,消灾免祸。除夕夜,各家各户的厨柜或桌子上都放有层层垒起的各种油炸果装满小麦和糌粑的双斗、青稞苗、涂有各种颜色的绵羊头或面捏羊头、糖果、酥油茶、青稞酒,这些东西作为供品放在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画像或信仰的神或名人像的下面,以示自己的虔诚。还要做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试穿新衣,家庭主妇将煮好的“观颠”(放有红糖、碎奶渣的青稞酒)于午夜时分送给睡在被窝里的家人喝。

  新年初一凌晨,家庭主妇要到水井或泉边撒“切玛”,背回第一桶洁净水,让全家起床洗漱并饮饱牲畜。待老小依序坐定后母亲便端起吉祥双斗,向全家祝福:“扎西德勒彭松措”(祝吉祥如意又圆满)。于是全家每人抓一点斗中的糌粑对空抛撒,品尝少许并回祝:“阿妈巴珠贡康桑”(愿慈母安乐又康健)。相第祝愿以后,大家就喝“卓突”(放有碎肉骨头和碎奶渣的麦粒粥),吃绵羊头。

 

  新年的第一天一般不串门,第三天开始海省亲访友,相互请客,一般五六天。过年期间,有条件的地方都要举行赛马、射箭、赛牦牛、比长跑、打古朵、唱山歌、弹琴、跳舞、看藏戏等娱乐活动。

网友评论

精彩抢先看Ne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