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国庆节的黑板报内容

发布时间:2017-08-29  编辑:pinda 手机版

  中学生国庆节的相关内容:中国佛教在劝善教化、维护社会安定方面的积极作用

  佛教传入中国,在与固有的儒、道思想相互吸收融合过程中,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思想史发展看,佛教虽然在哲学思想上曾对儒家、道教提出过批评,儒家、道教在政治生活和伦理道德方面对佛教也进行过攻击,但总体上是三者互相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佛教积极吸纳了儒家和道教的东西,使自己适应于中国的文化环境,并且以其独特的伦理道德观念、哲学思想体系,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佛教史上,许多僧人常常把佛教的修行与王道教化、修身治国联系起来。东晋时期的道安法师,在面对连年战争的时候告诫弟子:“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他充分认识到佛教的存在与当政者的支持分不开的,指出佛教与国家是休戚与共的密切关系。他的弟子慧远更提出佛法有“助王化于治道”的作用,一方面明确表示占人数众多的在家信徒,必须遵守王法和世间的礼法,另一方面出家僧尼虽然可以不礼拜王者,但是他们却可以通过对民众从事教化,起到社会安定的积极作用。

  南北朝宋代的何尚之撰《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回答宋文帝关于因果报应的问题,以佛家的五戒比附儒家的“五常”,说:“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矣;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厚矣。传此风训以遍宇内,编户千万,则仁人百万矣。”这是修持五戒、实行十善对于敦厚民风的积极作用。又认为:“能行一善则去一恶,一恶既去则息一刑。一刑息家则万刑息于国,四百之狱何足难错,雅颂之兴,理宜倍速。即陛下所谓坐至太平者也。”这是说止恶对维护社会安定的功效。(《弘明集》卷十一)任道林在北周武帝欲实施废佛之际,上奏武帝,论佛教在维护社会安定方面的作用:“若家家行此,则民无不治;国国修之,则兵戈无用。”(《广弘明集》卷十)总之,何尚之、任道林等人的说法,对于佛教通过宣传五戒、十善,在维护封建社会秩序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作出了充分的肯定。

  隋唐时期,佛教的影响已经遍及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开始形成了儒、道、佛并重兼容的文化格局。唐代道宣《广弘明集》收载大量佛教僧人和居士撰写的调和儒佛,阐发了佛教可以辅助国家进行道德教化,以利于社会秩序保持安定。唐代李节《送沙门疏言序》中说:“释氏之教,以清净恬虚为禅定,以忍谦退让为忍辱……世降俗偷,不以释氏以化其心,则勇者将奋而思斗,智者将静而思谋,阡陌之人,将纷然群起矣。”就是说佛教清净无为的禅修,忍辱谦让的说教,有助于社会人心向善。如果离开了佛教的教化作用,胆子大的人将起而作乱,聪明的人就会玩弄阴谋,社会就会动荡不安。这一说法虽然对佛教的作用有所夸大,但确实也看到了佛教在维护社会安定所起的作用。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早年喜好道教,后归依佛教,虔诚奉佛,以“香山居士”自许。尤服膺慧能一系的南宗禅,多与禅者相往来。他曾论及佛教的功能为,说儒释二学“臻其极则同归”,佛教心学“诱掖人心,辅助王化”。(《策林?议释教僧尼》)白居易的对佛教社会功能的这一概括,颇具有代表性,反映了佛教在安定民心、辅助王化方面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宋明时期,儒家也大量吸纳佛教的哲学及心性论思想,形成宋明理学,使中国哲学达到了新的高峰。在此文化背景下,佛教也积极迎合理学思想,发挥佛教的心性理论。与此同时,佛教在适应中国社会需要的同时,也同中国的文化、民俗紧密结合,深深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参与社会生活,劝善教化,维护社会安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所以统治者要想治国、平天下,也不能不慎重对待佛教。宋真宗在其《崇释论》中说:“奉乃十力,辅兹五常,上法之以爱民,下遵之而迁善。……释氏戒律之书与周孔孟荀,迹异而道同,大指劝人之善,禁人之恶。不杀则仁矣,不盗则廉矣,不惑则信矣,不妄则正矣,不醉则庄矣。”(《佛祖统纪》卷四十四)看到了佛教的五戒在促进民众弃恶向善、维护国家统治的重要作用。

guoqin3.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国庆节板报

  对于佛教在维护社会安定秩序方面的作用,中国佛教高僧也积极主动地配合统治者去发挥这方面的作用。宋代禅宗云门宗高僧契嵩曾向上书仁宗皇帝,论证儒教排佛之误,说:“儒佛者,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儒者,圣人之大有为者也;佛者,圣人之大无为者也。有为者以治世,无为者以治心。”他又认为佛法在正人心,致教化方面可以作出重要贡献:“若今佛法也,上则密资天子之道德,次则与天下助教化,其次则省刑狱,又其次则与天下致福却祸。”契嵩甚至认为,如果能得到佛法之大道,就可如东汉牟子所说“居家可以事亲,宰国可以治民,独立可以治身,履而行之则充乎天地”。(《镡津文集》卷八)就是说佛教即有助于提高统治者的道德修养,更能以佛教的戒律等辅助国家教化民众,安定人心。契嵩把佛教作为修身、治国的根本依据,这是处于对佛教的偏爱,并不符合历史的事实,但他对佛教功能的论述,从中国历史看,佛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宋代宰相张商英因读《维摩经》而倾心佛法,他在《护法论》)中与韩愈、欧阳修的排佛观点进行了论战,认为佛教无论在贯彻五戒、十善的戒条伦理方面,还是在宣传善恶报应等教义方面,都可以辅助国家用纲常名教教化民众,维护社会安定秩序。他说,佛教僧尼从事修行和教化,可以起到“小则迁善远非,大则悟心证圣,上助无为之化,密资难报之恩”,实现“极治之世”。元朝居士刘谧的《三教平心论》中也努力调和儒释道三教,认为儒教端正纲常,示明人伦,道教崇尚清虚无为,佛教则舍伪归真、自利利他,各有其价值和任务,缺一不可。特别强调,佛教与儒教并不相违背,皆教人舍恶趋善,可以有助于世教,使天下坐致太平。

  中国佛教在发挥五戒十善净化社会人心的道德教化功能,大乘菩萨六度四摄的慈悲济世的社会功能,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五戒是佛教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戒律,具体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是五戒的扩展,具体体现在身、口、意三业中。身业有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有四:不妄语、不两舌(不挑拨离间)、不恶口(不说粗言秽语)、不绮语(不花言巧语)。意业有三:不贪欲、不瞋恚(不起愤恨之心)、不邪见(不违背佛教见解)。就十善的基本内容而言,可以说是提倡普遍的社会公德。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逐渐扎根于中华大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中,拥有众多的信众,所以中国佛教中的伦理原则,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对社会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由于中国佛教历代高僧和在家居士大德的努力,佛教在辅助国家及儒家的道德教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客观上有利于保持社会安定秩序。从整体上说,佛教与儒家、道教能够长期和平共处,虽有争论,又能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从而共同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各自发挥积极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