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活字印刷术

时间:2022-03-21 12:51:29 少儿百科 我要投稿

活字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活字印刷术,希望能帮到大家!

  雕版印刷虽然一版能印制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但很费工时,大部头书往往要花费几年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地方。印量少又不重印的书,版片使用后成了废物,人力、物力和时间都造成了浪费。

  就在雕版印刷发展趋于鼎盛的时期,我国古代印刷技术出现了重大的突破。据《梦溪笔谈》卷18记载,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它既能节省费用,又能缩短时间,非常经济和方便,不仅在我国,就是在世界印刷技术史上,也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它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基本原理,与近现代盛行的铅字排印方法完全相同。用胶泥制成泥活字,一粒胶泥刻一字,用火烧使之变硬。事先准备好一块铁板,将松香、蜡以及纸灰等混合在一起放在铁板上。铁板上再放一铁框,在铁框里排满泥活字,排满一框后即放在火上加热,松香、蜡、纸灰遇热融化,冷却后便将一板泥活字都粘在一起。再用一块平板将泥字压平。一版印完,将铁板放在火上加热,松香和蜡融化后,即可取下泥活字,以备再用。为了提高效率,将两块铁板交替使用,一板印刷,另一板排字。第一板印完,第二板又已排好,印刷速度相当快。同时准备好几套泥活字,可以重复使用。最常用的如“之”“也”等字往往各有二十几个,可以保证一板当中不至于缺字。至于偏僻字和生冷字,则可临时刻写,烧成后马上就能使用。毕升并曾试用木材制成活字,发现木材的纹理疏密不匀,沾水以后,高低不平,又易于和药物粘结,不便清理,因而仍用胶泥为原料制成活字。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人物简介

  毕昇,北宋布衣。北宋六安州(今湖北省英山县)人,卒于北宋皇佑四年二月,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宋初为杭州书肆刻工。宋庆历年间(1041—1048),他根据实践经验,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即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这一技术未及推广,毕昇就去世。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事迹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活字印刷术具有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时省力、节约材料等优点,比整版雕刻经济方便,是印刷技术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对后世印刷术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1990年在湖北英山县发现毕昇墓碑。

  人物故事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宋朝时候,雕板印刷大为盛行。

  雕板印刷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把木头锯成一块一块大小一样的板子,使之平滑,然后在一张薄纸上写字,反贴在板子上,用刀雕刻成文字凸起来,再刷上墨,铺上纸,用软刷在纸上轻轻刷过,揭下来,纸上就有了白底黑字。一本书的字数自然是相当多的.,所雕的板也不止一块,每一块都照这种方法刷印成文。全部印刷工作完毕,一页一页地装订起来,那就成了一本书。

  当时,杭州西山有个号称"神刀王"的雕板师傅,刀下功夫远近闻名,有口皆碑。许多人慕名前来拜师,"神刀王"一概不收。可他晚年的时候,却破格收下了一个平民出身的小徒弟--毕昇。这是啥原因呢?原来,"神刀王"不但看中了毕昇那股灵巧劲儿,更喜欢他那忠厚、诚实的品行。他觉得,把自己的本领传给这样的人,到死的时候也就可以瞑目了。

  毕昇跟着"神刀王"一学就是几年,技艺大有长进。有一次,师傅雕刻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让毕昇在一旁观察揣摩。谁知还剩下最后一行时,毕昇一不小心,碰了师傅的手臂,把刀下那个"之"字刻坏了。

  毕昇难过极了。晚上,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他先是暗暗埋怨自己,后来又突然冒出一个念头:雕板印刷太麻烦了,能不能改一改呢?从那天起,他一有空儿就琢磨这件事。一天,他在西湖边散步,发现一个江湖画师正在往一幅风景画上盖图章,凑近仔细一瞧,真新鲜,那画师竟把三枚图章串在一起。

  毕昇颇有兴趣地看了一会儿,忽然,猛一击掌,高兴地大叫起来:"有办法了!有办法了!"

  他一溜烟跑回住处,用胶泥作成一个一个方块,干了以后,刻上反字,一字一块;接着用火将这些活字烧硬,按韵排列在特制的木格里;然后根据需要将活字排在铁框里固定好。这样就可以刷上墨印书了。

  采用活字印刷,既方便,又节约。这种新技术,很快就被推广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