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一

时间:2022-10-28 20:15:01 乐府诗集 我要投稿

《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一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之后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诗歌总集,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一,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荀子》曰“久则论略,近则论详”,言世近而易知也。两汉声诗著于史者,唯《郊祀》《安世》之歌而已。班固以巡狩福应之事,不序郊庙,故馀皆弗论。由是汉之杂曲,所见者少,而相和、铙歌,或至不可晓解。非无传也,久故也。魏、晋已后,讫於梁、陈,虽略可考,犹不若隋、唐之为详。非独传者加多也,近故也。近代曲者,亦杂曲也,以其出於隋、唐之世,故曰近代曲也。隋自开皇初,文帝置七部乐:一曰西凉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至大业中,炀帝乃立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以为九部,乐器工衣於是大备。唐武德初,因隋旧制,用九部乐。太宗增高昌乐,又造宴乐,而去礼毕曲。其著令者十部:一曰宴乐,二曰清商,三曰西凉,四曰天竺,五曰高丽,六曰龟兹,七曰安国,八曰疏勒,九曰高昌,十曰康国,而总谓之燕乐。声辞繁杂,不可胜纪。凡燕乐诸曲,始於武德、贞观,盛於开元、天宝。其著录者十四调二百二十二曲。又有梨园,别教院法歌乐十一曲,云韶乐二十曲。肃、代以降,亦有因造。僖、昭之乱,典章亡缺,其所存者,概可见矣。

  【纪辽东】隋炀帝

  《纪辽东》,隋炀帝所作也。《通典》曰:“高句丽自东晋以后,居平壤城,亦曰长安城。随山屈曲,南临浿水,在辽东南。复有辽东、玄菟等数十城。”《隋书》曰“大业八年,炀帝伐高丽,度辽水,大战于於东岸,击贼破之,进围辽东”是也。王建又有《渡辽水》,亦出於此。斋 辽东海北翦长鲸,风云万里清。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判不徒行万里去,空道五原归。知秉旄仗节定辽东,俘馘变夷风。清歌凯捷九都水,归宴洛阳宫。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讵似南宫复道上,先封雍齿侯。斋

  【同前】隋·王胄

  辽东浿水事龚行,俯拾信神兵。欲知振旅旋归乐,为听凯歌声。十乘元戎才渡辽,扶濊已冰消。讵似百万临江水,桉辔空回镳。古 天威电迈举朝鲜,信次即言旋。还笑魏家司马懿,迢迢用一年。鸣銮诏跸发淆潼,合爵及畴庸。何必丰沛多相识,比屋降尧封。主

  【辽东行】唐·王建

  辽东万里辽水曲,古戍无城复无屋。黄云盖地雪作山,不惜黄金买衣服。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宁为草木乡中生,有身不向辽东行。主

  【渡辽水】王建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斋 【昔昔盐】隋·薛道衡

  隋薛吏部有《昔昔盐》,唐赵嘏广之为二十章。《乐苑》曰:“《昔昔盐》,羽调曲,唐亦为舞曲”。“昔”一作“析”。古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恆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古

  【同前】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何如连御苑,别自有仙家。此地回鸾驾,缘溪满翠华。洞中明月夜,窗下发烟霞。知 【昔昔盐二十首】唐·赵嘏

  【垂柳覆金堤】

  新年垂柳色,袅袅对空闺。不畏芳菲好,自缘离别啼。因风飘玉户,向日映金堤。驿使何时度,还将赠陇西。知

  【蘼芜叶复齐】

  提筐红叶下,度日采蘼芜。掬翠香盈袖,看花忆故夫。叶齐谁复见,风暖恨偏孤。一被春光累,容颜与昔殊。主

  【水溢芙蓉沼】

  渌沼春光后,青青草色浓。绮罗惊翡翠,暗粉妒芙蓉。云遍窗前见,荷翻镜里逢。将心托流水,终日渺无从。斋

  【花飞桃李蹊】

  远期难可托,桃李自依依。花径无容迹,戎裘未下机。随风开又落,度日扫还飞。欲折枝枝赠,那知归不归。古 【采桑秦氏女】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知

  【织锦窦家妻】

  当年谁不羡,分作窦家妻。锦字行行苦,罗帷日日啼。岂知登陇远,只恨下机迷。直候阳关使,殷勤寄海西。主

  【关山别荡子】

  那堪闻荡子,迢递涉关山。肠为马嘶断,衣从泪滴斑。愁看塞上路,讵惜镜中颜。倘见征西雁,应传一字还。斋

  【风月守空闺】

  良人犹远戍,耿耿夜闺空。绣户流宵月,罗帷坐晓风。魂飞沙帐北,肠断玉关中。尚自无消息,锦衾那得同。古 【恆敛千金笑】

  玉颜恆自敛,羞出镜台前。早惑阳城客,今悲华锦筵。从军人更远,投喜鹊空传。夫婿交河北,迢迢路几千。知

  【长垂双玉啼】

  双双红泪堕,度日暗中啼。雁出居延北,人犹辽海西。向灯垂玉枕,对月洒金闺。不惜罗衣湿,惟愁归意迷。主

  【蟠龙随镜隐】

  鸾镜无由照,蛾眉岂忍看。不知愁发换,空见隐龙蟠。那惬红颜改,偏伤白日残。今朝窥玉匣,双泪落阑干。斋

  【彩凤逐帷低】

  巧绣双飞凤,朝朝伴下帷。春花那见照,暮色已频欺。欲卷思君处,将啼裛泪时。何年征戍客,传语报佳期。古

  【惊魂同夜鹊】 万里无人见,众情难与论。思君常入梦,同鹊屡惊魂。孤寝红罗帐,双啼玉箸痕。妾心甘自保,岂复暂忘恩。知

  【倦寝听晨鸡】

  去去边城骑,愁眠掩夜闺。披衣窥落月,拭泪待鸣难。不愤连年别,那堪长夜啼。功成应自恨,早晚发辽西。主

  【暗牖悬蛛网】

  暗中蛛网织,历乱绮窗前。万里终无信,一条徒自悬。分从珠露滴,愁见隙风牵。妾意何聊赖,看看剧断弦。斋

  【空梁落燕泥】

  春至今朝燕,花时伴独啼。飞斜珠箔隔,语近画梁低。帷卷闲窥户,床空暗落泥。谁能长对此,双去复双栖。古

  【前年过代北】

  代北几千里,前年又复经。燕山云自合,胡塞草应青。铁马喧鼙鼓,蛾眉怨锦屏。不知羌笛曲,掩泪若为听。知

  【今岁往辽西】

  万里飞书至,闻君已渡辽。只谙新别苦,忘却旧时娇。烽戍年将老,红颜日向凋。胡沙兼汉苑,相望几迢迢。主

  【一去无还意】

  良人征绝域,一去不言还。百战攻胡虏,三冬阻玉关。萧萧边马思,猎猎戍旗闲。独把千重恨,连年未解颜。斋

  【那能惜马蹄】

  云中路杳杳,江畔草萋萋。妾人垂珠泪,君何惜马蹄?边风悲晓角,营月怨春鼙。未道休征战,愁眉又复低。古

  【江都宫乐歌】隋·炀帝

  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馀秋。渌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驾紫骝。绿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歌乐戏州。知 【十索四首】丁六娘

  《乐苑》曰:“《十索》,羽调曲也。”斋

  裙裁孔雀罗,红绿相参对。映以蛟龙锦,分明奇可爱。粗细君自知,从郎索衣带。知

  为性爱风光,偏憎良夜促。曼眼腕中娇,相看无厌足。欢情不耐眠,从郎索花烛。斋

  君言花胜人,人今去花近。寄语落花风,莫吹花落尽。欲作胜花妆,从郎索红粉。知

  二八好容颜,非意得相关。逢桑欲采折,寻枝倒懒攀。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镮。斋

  【同前二首】 含娇不自转,送眼劳相望。无那关情伴,共入同心帐。欲防人眼多,从郎索锦障。古

  兰房下翠帷,莲帐舒鸳锦。欢情宜早暢,密态须同寝。欲共作缠绵,从郎索花枕。主

  【水调二首】

  《乐苑》曰:“《水调》,商调曲也。”旧说,《水调河传》,隋炀帝幸江都时所制。曲成奏之,声韵怨切。王令言闻而谓其弟子曰:“但有去声而无回韵,帝不返矣。”后竟如其言。按唐曲凡十一叠,前五叠为歌,后六叠为入破。其歌,第五叠五言调,声最为怨切。故白居易诗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似有因。不会当时翻曲意,此声肠断为何人!”唐又有新水调,亦商调曲也。

  【歌第一】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鞞。

  【第二】

  猛将关西意气多,能骑骏马弄雕戈。金鞍宝铰精神出,笛倚新翻水调歌。古

  【第三】

  王孙别上绿珠轮,不羡名公乐此身。户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主

  【第四】

  陇头一段气长秋,举目萧条总是愁。只为征人多下泪,年年添作断肠流。古

  【第五】

  双带仍分影,同心巧结香。不应须换彩,意欲媚浓妆。主

  【入破第一】

  细草河边一雁飞,黄龙关里挂戎衣。为受明王恩宠甚,从事经年不复归。古 【第二】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去,人间能得几回闻。主

  【第三】

  昨夜遥欢出建章,今朝缀赏度昭阳。传声莫闭黄金屋,为报先开白玉堂。古

  【第四】

  日晚笳声咽戍楼,陇云漫漫水东流。行人万里向西去,满目关山空恨愁。主

  【第五】

  千年一遇圣明朝,原对君王舞细腰。乍可当熊任生死,谁能伴凤上云霄。古

  【第六彻】

  闺烛无人影,罗屏有梦魂。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君门。主

  【同前】唐·吴融

  凿河千里走黄沙,浮殿西来动日华。可道新声是亡国,且贪惆怅后庭花。古 【堂堂二首】李义府

  《乐苑》曰:“《堂堂》,角调曲,唐高宗朝曲也。”《会要》曰:“调露中,太子既废,李嗣真私谓人曰:‘祸犹未已。主上不亲庶务,事无巨细决於中宫。宗室虽众,俱在散位,居中制外,其势不敌,恐诸王籓翰,为中宫所蹂践矣。隋已来乐府有《堂堂曲》,再言堂者,是唐再受命也。中宫僭擅,复归子孙,则为再受命矣。近日闾里又有侧堂堂、挠堂堂之谣,侧者不正之辞,挠者不安之称,将见患难之作不久矣。’后皆如其言。”按《堂堂》本陈后主所作,唐为法曲,故白居易诗云“法曲法曲歌堂堂”是也。古

  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白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斋 懒正鸳鸯被,羞褰玳瑁床。春风别有意,密处也寻香。主

  【同前】李贺

  堂堂复堂堂,红脱梅灰香。十年粉蠹生画梁,饥虫不食推碎黄。蕙花已老桃叶长,禁院悬帘隔御光。华清源中石汤,徘徊百凤随君王。斋

  【凉州六首】

  《乐苑》曰:“《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乐府杂录》曰:“《梁州曲》,本在正宫调中,有大遍小遍。至贞元初,康昆仑翻入琵琶玉宸宫调,初进曲在玉宸殿,故有此名。合诸乐即黄钟宫调也。”张同《幽闲鼓吹》曰:“段和尚善琵琶,自制《西凉州》。后传康昆仑,即《道调凉州》也,亦谓之《新凉州》云。”知 【歌第一】

  【第二】

  朔风吹叶雁门秋,万里烟尘昏戍楼。征马长思青海北,胡笳夜听陇山头。知

  【第三】

  开箧泪霑襦,见君前日书。夜台空寂寞,犹是紫云车。斋

  【排遍第一】

  三秋陌上早霜飞,羽猎平田浅草齐。锦背苍鹰初出按,五花骢马喂来肥。知

  【第二】

  鸳鸯殿里笙歌起,翡翠楼前出舞人。唤上紫微三五夕,圣明方寿一千春。斋

  【凉州词】耿湋

  国使翩翩随旆旌,陇西歧路足荒城。氈裘牧马胡雏小,日暮蕃歌三两声。知 【同前】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斋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巡边使客行应早,海待平安火到来。主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知

  【同前】薛逢

  昨夜蕃兵报国雠,沙州都护破凉州。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斋

  【大和】

  《乐苑》曰:“大和,羽调曲也。”知

  【第一】古

  国门卿相旧山庄,圣主移来宴绿芳。帘外展为车马路,花间踏出舞人场。斋 【第二】主

  国鸟尚含天乐啭,寒风犹带御衣香。为报碧潭明月夜,会须留赏待君王。知

  【第三】古

  庭前鹊绕相思树,井上莺歌争刺桐。含情少妇悲春草,多是良人学转蓬。斋

  【第四】主

  塞北江南共一家,何须泪落怨黄沙。春酒半酣千日醉,庭前还有落梅花。知

  【第五彻】古

  我皇膺运太平年,四海朝宗会百川。自古几多明圣主,不如今帝胜尧天。斋

  【伊州】主

  《乐苑》曰:“《伊州》,商调曲,西京节度盖嘉运所进也。”知

  【歌第一】古

  秋风明月独离居,荡子从戎十载馀。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寄书。斋 【第二】主

  彤闱晓辟万鞍回,玉辂春游薄晚开。渭北清光摇草树,州南嘉景入楼台。知

  【第三】古

  闻道黄花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偏照汉家营。斋

  【第四】主

  千里东归客,无心忆旧游。挂帆游白水,高枕到青州。知

  【第五】古

  桂殿江乌对,雕屏海燕重。只应多酿酒,醉罢乐高钟。斋

  【入破第一】主

  千门今夜晓初晴,万里天河彻帝京。璨璨繁星驾秋色,棱棱霜气韵钟声。知

  【第二】古

  长安二月柳依依,西山流沙路渐微。阏氏山上春光少,相府庭边驿使稀。斋

  【第三】主

  三秋大漠冷溪山,八月严霜变草颜。卷旆风行宵渡碛,衔枚电扫晓应还。知 【第四】古

  行乐三阳早,芳菲二月春。闺中红粉态,陌上看花人。斋

  【第五】主

  君往孤山下,烟深夜径长。辕门渡绿水,游苑绕垂杨。知

  【陆州】古

  【歌第一】斋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浦问樵夫。主

  【第二】知

  共得烟霞径,东归山水游。萧萧望林夜,寂寂坐中秋。古

  【第三】斋

  香气传空满,妆花映薄红。歌声天仗外,舞态御楼中。主

  【排遍第一】知

  树发花如锦,莺啼柳若丝。更逢欢宴地,愁见别离时。古

  【第二】斋

  明月照秋叶,西风响夜砧。强言徒自乱,往事不堪寻。主 【第三】知

  坐对银釭晓,停留玉箸痕。君门常不见,无处谢前恩。古

  【第四】斋

  曙月当窗满,征人出塞游。画楼终日闭,清管为谁调。主

  【簇拍陆州】

  西去轮台万里馀,故乡音耗日应疏。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闺人数寄书。古

  【石州】

  《乐苑》曰:“《石州》,商调曲也。又有舞石州。”主

  自从君去远巡边,终日罗帏独自眠。看花情转切,揽镜泪如泉。一自离君后,啼多双脸穿。何时狂虏灭,免得更留连。

  内容简介

  《乐府诗集》的收录范围上自陶唐氏、尧舜时期歌谣,下至五代,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五千二百九十首。全书设十二大类,共一百卷。其中:

  郊庙歌辞十二卷,为第一卷至第十二卷。汉至五代,用于朝廷举行的祭祀大典。

  燕射歌辞三卷,为第十三卷至第十五卷。汉魏皆取周诗《鹿鸣》,自晋荀勖始自造诗,至隋,用于朝宴、飨射。

  鼓吹曲辞五卷,为第十六卷至第二十卷。初为军乐,后一度与俗乐结合,汉以后又转为雅乐,用于朝会、田猎、道路、游行等场合,用短箫铙鼓等乐器伴奏。集中所录汉《铙歌》,有多首西汉民歌的上乘之作。

  横吹曲辞五卷,为第二十一卷至第二十五卷。传自西域,西汉李延年更造新声。初也称鼓吹,后定有鼓有角者为横吹,用为军旅马上之乐,至东汉专用于赏赐有功边将。汉曲多已不存。集中所收《梁鼓角横吹曲》,由北朝传来,保留了不少北方民族的优秀民歌。

  相和歌辞十八卷,为第二十六卷至第四十三卷。汉世街陌讴谣,初为徒歌,后渐有丝竹相和伴奏入乐,“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为汉乐府之大宗。集中大量收录历代拟作。

  清商曲辞八卷,为第四十四卷至第五十一卷。其始即相和三调(平调、清调、瑟调),皆汉魏旧曲。形成于中原而又传于江南,主要是江南吴歌、荆楚西声等民歌。

  舞曲歌辞五卷,为第五十二卷至第五十六卷。汉至隋,为配合舞乐的歌。包括用于郊庙朝飨的雅舞,用于宴会游乐的杂舞。

  琴曲歌辞四卷,为第五十七卷至第六十卷。唐虞至隋唐,合于琴曲的歌,有五曲、九引、十二操等。

  杂曲歌辞十八卷,为第六十一卷至第七十八卷。汉至唐,未配乐或乐调难明的歌辞,题材杂广,“或心志之所存,或情思之所感,或宴游欢乐之所发,或忧愁愤怨之所兴,或叙离别悲伤之怀,或言征战行役之苦,或缘于佛老,或出自夷虏,兼收备载”。

  近代曲辞四卷,为第七十九卷至第八十二卷为近代曲辞。隋唐两代杂曲,皆为文人作品。

  杂歌谣辞七卷,为第八十三卷至第八十九卷。唐虞至隋唐的徒歌、谣、谶及谚语等。

  新乐府辞十一卷,为第九十卷至第一百卷。唐代新歌,辞实乐府而未配乐,或寓意古题,刺美人事,或即事名篇,不复倚傍。

  十二大类之下,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大类、小类皆有解题,引述前人著作,间阐己见,以明曲调源流。小类下以歌曲题分列,每曲先列古辞或较早的无名氏之作,继列后人拟作及类似之曲,拟作按时代先后排序,曲前也时有解释该曲来源的解题。

  创作背景

  “乐府”起源于秦。汉承秦制,汉代的乐府机关从秦代沿袭而来。不过秦代并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来采集民间歌谣,多唱前代旧曲,故真正的乐府诗歌始于汉代。西汉时设有太乐和乐府二署,分掌雅乐和俗乐。汉惠帝时的乐府令,就是掌雅乐的太乐令。到汉武帝时设立了乐府,就是主管俗乐的乐府署,收集当时的民间歌谣配上音乐,从此揭开了乐府诗史新篇章。至唐代“乐府”概念逐渐脱离音乐特征,而更注重内容,出现了所谓的“新乐府”。

  乐府采诗一是为了娱乐,二是为了观风俗。乐府诗的主要时代是汉魏两晋南北朝,在性质上大体经历了三次变迁:“由两汉之俚巷风谣,一变而为魏晋文人之咏怀诗,再变而为南朝儿女之相思曲,三变而为有唐作者不入乐之讽刺乐府。”(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后世所谓的乐府诗,主要就是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乐歌,以及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与仿乐府古题创作的徒诗。《乐府诗集》所收的也就是这后起意义上的包罗甚广的乐府诗。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乐府诗集》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描写了人民的苦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汉乐府反映了两汉的社会现实,描写了统治阶级骄奢荒淫的生活,表现了人民的爱情和婚姻生活。汉乐府主要有三类作品:第一类为反映老百姓被压迫、被剥削的痛苦和他们的不满与反抗,如《妇病行》;第二类为反映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如《战城南》;第三类为反映婚姻恋爱和妇女的不幸,如《上邪》。

  南朝乐府包括东晋以及宋、齐、梁、陈四朝的作品,主要分为《吴声歌》和《西曲歌》两大类。南朝乐府几乎全是情歌,这些情歌从不同侧面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有的抒写了恋爱不自由、婚姻不自主的痛苦,有的充满着对男女不平等的哀怨,有的则是大都市中被侮辱的妓女们的悲诉。此外还有少数表现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如《拔蒲》《采桑度》等。

  北朝乐府包括北魏和东魏、西魏以及北齐到北周的这一时期的民歌,主要是《鼓角横吹曲》和《杂曲》。由于北方地区长期战乱,社会经济和风俗习惯与南方不同,因此北方民歌描写战争、骑射、漂流、孤儿以及畜牧生活的比较多,如《企喻歌》反映从军生活,《隔谷歌》写俘虏生活。表现北方的景色和风俗,如《琅琊王歌辞》《敕勒歌》;表现北方民族豪侠尚武的精神,如《木兰诗》;反映北方频繁的战争以及由此给人民带来的离乡背井、流离失所的痛苦,如《紫骝马歌辞》;反映穷苦人民饥寒交迫的生活以及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如《雀劳利歌辞》《幽州马客吟歌辞》。此外,北朝民歌中也有反映爱情与婚姻题材的作品,如《地驱乐歌》。

  艺术特点

  汉乐府中有比较成熟的叙事诗,主要标志是具有鲜明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形象和连贯的故事情节。汉乐府形式新颖,有四言,但主要是杂言和五言。杂言诗的好处是自由,有的杂言诗几乎和散文差不多。汉乐府成熟的五言形式,大大促进了文人的`诗歌创作。汉乐府多用口语,不加雕琢,语言朴素自然。南朝乐府语言清新自然,基调婉约缠绵,多用五言四句,有丰富的想象。南朝乐府具有秾艳的情调,绝大多数是是表现儿女情长的。这些民歌中大量运用双关的语法,也就是谐音字的运用,如以“藕”为“偶”,以关门之“关”为关心之“关”等。北朝乐府的题材和南朝乐府相比要广泛得多,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描写战争、羁旅、婚嫁、武功等的作品,风格刚健,充满了战争的气氛和尚武的精神。北朝乐府是“军中马上”的军乐,来自漠北武夫,所以音调高亢。在感情上的表达往往质朴明快,直来直去,但是绝不鄙陋。北朝乐府在艺术上也表现了鲜明的独创性。以《木兰诗》为例,它是北朝乐府民歌中篇幅最长的作品,是一首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很高的民间叙事诗。木兰的经历具有传奇色彩,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典型的英雄女性形象。全诗恰当地运用了多种民歌传统的表现手法,如设问、比喻、排比、对偶、重叠等来塑造人物形象,运用长短句错综交替的口语,朴素自然,节奏感很强,表现出刚健明朗的艺术风格。

  《乐府诗集》之所以能成功地展现出历代乐府诗的完整风貌,实赖郭茂倩的网罗宏富,编辑精当。全书编排方法很有特点,以音乐曲调分类著录诗歌,十二大类之分兼顾了乐府诗的来源、用途和音乐系统,大体合乎乐府库的实际。在具体编织上,编者也匠心独运,着意体现乐府诗的流变轨迹。同一曲目曲调的古辞、拟作依撰写时代前后统排在一起,使读者能很直观地看出其演变的轨迹与文辞的异同。如第三十八卷“相和歌辞”十三“瑟调曲”三中所列的《饮马长城窟行》一曲,即首列秦汉以来所传“古辞”一首,继分别列示魏文帝、陈琳、傅玄、陆机、沈约、陈后主、张正见、王褒、尚法师、隋炀帝、唐太宗、虞世南、袁朗、王翰、王建、僧子兰等人的拟作,使这首本为征夫之妇哀怨之词的古曲在后代的各种诗体重构与阐述,系统地展示在了研究者眼前。

  另外,郭茂倩为全书各大类、小类及古辞近曲所写的解题,均旁征博引,对各种曲调及歌辞的起源与发展,都有较为详实的考订,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乐府歌辞。如第二十一卷“横吹曲辞”大类的解题,即先总括云:“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盖军中之乐也。北狄诸国,皆马上作乐,故自汉已来,北狄乐总归鼓吹署,其后分为二部,有箫笳者为鼓吹,用之朝会、道路,亦以给赐。汉武帝时,南越七郡,皆给鼓吹是也。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之军中,马上所奏者是也。”继引《晋书·乐志》所载横吹有双角(胡乐)及汉李延年因胡曲造新声二十八解事,及《古今乐录》所载南北朝横吹曲多述战阵事,终述隋以后及唐横吹用之卤簿,与鼓吹列为四部或五部的衍化之迹。

  《乐府诗集》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是书中把某些文人诗也列入乐府题目之中,显然不大恰当;二是编者对于隋唐以前的音乐曲调缺乏确切了解,不免采用了前人一些不一定准确的说法;三是由于此书重在曲调,因此不免疏于歌辞的考订,所录歌辞往往和关于曲调本身的叙述不太一致,个别诗作者有误置;四是在分类上有层次重叠处,如“舞曲”与“郊庙”“燕射”,分部上前者可分归入后两类。

  作品影响

  《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研究史上影响一直很大。元代吴莱因不满此书,遂在其基础上编有《乐府类编》一百卷。元代周巽亨编《历代乐府诗辞》,起《击壤》,迄李唐,总诗一千二百余首。元代左克明编《古乐府》十卷录唐前乐府,体例和《乐府诗集》相同。明代吴勉学编有《唐乐府》十八卷,基本采自《乐府诗集》初盛唐部分。明代梅鼎祚编纂《古乐苑》,虽于《乐府诗集》驳难颇多,而究其书编纂实际,则受惠处实不少。明代冯惟讷汇辑唐以前诗为《古诗纪》,各朝乐府诗也几乎全出于《乐府诗集》。

  在现存的诗歌总集中,《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总籍。它的重要贡献是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成书,这对乐府诗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由于汉代一度罢乐府,中辍采风,汉以后虽仍有乐府机构的存在,而大规模地采集风谣的工作不再进行,以致民歌难得幸存。据《汉书·艺文志》所载,西汉乐府民歌有一百三十八首,但现存乐府民歌包括东汉在内总共不过三四十首。《乐府诗集》中的民歌,虽只占十分之一左右,实在已是不小的数字。这些作品都是郭茂倩从各类书籍中一一搜出。例如汉代一些优秀民歌如《陌上桑》《东门行》等见于《宋书·乐志》,《孔雀东南飞》见于《玉台新咏》,还有一些则散见于《艺文类聚》等类书及其他典籍中,经编者收集于此书之中,便于寻检。特别是古代一些民间歌谣谚语,大多散见于各种史书和某些学术著作,此书“杂歌谣辞”把这些民间作品集中起来,也为民间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乐府诗集》对各类乐曲的起源、性质及演唱时所使用的乐器等都作了较详的介绍和说明。这些说明征引了许多业已散佚的著作,如汉代扬雄的《琴清英》、蔡邕的《琴颂》,晋以后谢庄的《琴论》、张永《元嘉正声伎录》、王僧虔《宴乐技录》,释智匠《古今乐录》《琴历》《歌乐》、荀氏《录》,唐代郗昂《乐府解题》、李勉《琴说》、李良辅《广陵止息谱序》《琴书》《琴集》《琴议》《乐苑》等,使许多珍贵的史料得以保存,成为研究五代以前音乐不可多得的资料。

【《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一】相关文章:

《乐府诗集》卷八十 近代曲辞二08-15

《乐府诗集》卷八十一 近代曲辞三08-15

《乐府诗集》卷八十二 近代曲辞四08-15

《乐府诗集》卷一十六 鼓吹曲辞一08-15

《乐府诗集》卷二十 鼓吹曲辞五08-15

《乐府诗集》卷九十 新乐府辞一08-15

《乐府诗集》卷九十 新乐府辞一08-15

《乐府诗集》卷二十一 横吹曲辞一08-15

《乐府诗集》卷五十七 琴曲歌辞一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