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清者自清也难清

时间:2021-03-23 13:13:26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清者自清也难清

  赵鼎四岁丧父,在母亲的教导下,通读了经史百家书。进士及第那年,他才二十一岁。1126年,金军攻陷京师,俘虏了徽、钦二宗,赵鼎曾被迫在金人立的傀儡皇帝张邦昌那里担任过伪职。

  南宋建立,赵鼎先后任职户部、吏部,后来任右司谏,深得高宗皇帝的信任。在担任谏官期间,他提出过四十条建议,有三十六条为朝廷所采用。那时,军人跋扈。赵鼎通过亲自审理两例军人违法案件,敲山震虎,迫使他们收敛。高宗于是让赵鼎升任殿中侍御史,专门负责纠举大臣的违法行为和向皇帝进谏。

  因为是文臣,却懂得军事,赵鼎越来越为高宗所倚重,曾两次被任命为宰相,却也因为喜欢提意见,被外放地方任职。公元1138年,赵鼎因反对宋金和议,被第二次罢相;与他同为宰相的秦桧,却因为热衷于和议,受到重用。

  赵鼎曾经大力推荐过秦桧,秦桧却担心高宗重新起用赵鼎,便唆使手下上书告发赵鼎曾在张邦昌那里担任过伪职,使高宗不断加重对他的处罚。面对秦桧的打压,赵鼎极为不安,上书高宗言政,希望高宗能再次召他回朝廷。他越是如此,秦桧就越是要旧事重提,并诬陷赵鼎贪污和滥用公款,将赵鼎彻底罢官。就这样,赵鼎以戴罪之身,被辗转发落到潮州安置,只是名义上还给了他一个节度副使的头衔。

  谪居潮州五年,赵鼎闭门谢客,口不言国事,却还是被送到更远的琼州吉阳军安置。在吉阳军,赵鼎上表向高宗谢罪,其中有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之句。秦桧看后对人说:此老倔强犹昔。

  赵鼎在吉阳三年,亲戚故旧都与他划清界限,再不来往。有一个叫王海康的人,因为从海上给他捎去一些生活必需品,就被夺去官职。赵鼎知道,自己再无生路,便派人捎信给儿子赵汾,说秦桧是非杀他不可的;自己如果不早自裁,到时候一定是全家被株连;不如自裁,换取家人的安全。最终,赵鼎选择了绝食而死,终年六十二岁。死前,他还留言: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庄子》上说,传说为殷王武丁相,后乘箕星上天。赵鼎用此典,表示自己报效皇帝的心思永不泯灭。不过,他死后,赵汾还是被牵连到秦桧掀起的一场大案里,直到秦桧死了,才脱枷出狱。

  赵鼎为人一向宽和,但还是得罪了一些人。如一个叫朱胜非的,曾与他共为宰相,就对他恨得要死。朱胜非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对赵鼎肆意诋毁,说赵鼎出身低微,土里土气,一朝得志,马上就骄纵起来,嫌临安原来的相府狭小,非要另建一个大的,周围都种上花草竹木,相府大堂两侧安置了四个大香炉,每天要燃烧异香几十斤,使堂内香烟缭绕,名曰香云。朱胜非还提到了赵鼎在相府,每日用于吃喝的费用,是过去的.十倍;总是把自己亲信的人,不论职位高低,都聚到一起吃喝。他还说赵鼎贪污公款十七万贯,滥用公款七十余万贯,并盗用公物3千余件。

  朱胜非讲的这些,都是诬陷不实之辞。高宗时,内侍曾在皇宫中种竹,就被赵鼎怒斥,说这是要重蹈徽宗时花石纲的覆辙。一次,有户部官员擅自把国库的钱送进宫,也被赵鼎痛加斥责。高宗对赵鼎说,这件事是他吩咐的。赵鼎就说,把户部的钱献给皇帝不对,皇帝问户部要钱也不对。试想,如果赵鼎果真在相府大栽花竹,以及滥用公款吃喝,又怎么敢斥责内侍在宫中种竹呢?如果赵鼎果真贪污、滥用公款和盗用公物,他又怎敢斥责户部官员献钱入宫,甚至批评皇帝不该问户部要钱呢?

  朱胜非与赵鼎不和,与秦桧也不和。赵鼎罢相之后,不断受到秦桧的迫害。而秦桧攻击赵鼎的那些罪名,诸如奢侈、贪污和滥用公款,以及盗用公物之类,都出于朱胜非的诬陷。朱胜非在这种时候上书诬陷赵鼎,显然是投秦桧所好。朱胜非说,他上书揭露赵鼎,人家都以为赵鼎一定会为自己辩白,但赵鼎却没有任何辩解之辞。他的意思,是说他所提供的都是铁证。

  其实,对朱胜非的诬陷,赵鼎不作任何辩解,是有很深的原因的。秦桧对赵鼎,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如果朱胜非所言为实,赵鼎早就没有活路了。但赵鼎知道,如果他上书为自己辩解,反而会被高宗认为是借题发挥,怨望朝廷;自己唯一可取的态度就是不辩解,由它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在君主专制政治之下,这样的无奈和沉默,既是一种明智,却也绝对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