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诗人王绩介绍

时间:2022-08-18 13:36:29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诗人王绩介绍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唐代诗人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人王绩介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物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今宿州五柳风景区),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注有《老》、《庄》。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王绩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祖上世代为官,有良田十六顷。据说他从小就喜欢《周易》,好老庄。王绩自幼好学,博闻强记。隋开皇二十年(600),只有15岁时便游历京都长安(即今西安),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童仙子”。大业元年(605),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但他生性简傲,不愿在朝供职,改授扬州六合县丞。因嗜酒误事,受人弹劾,被解职。其实,他并不看重官职,故感叹道:“网罗在天,吾且安之。”时隋末大乱,他常和隐士仲长子光在一起饮酒赋诗,养鸟等均有研究。他看到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便借故告病解职,返回故乡。他在自己的田地上,让人种了很多黍子,以酿酒自乐,又饲养了不少野鸭和大雁,作为下酒之资,还种了一些药草自供。在乡间,他有时与隐士哑人作为仲长子光饮酒对坐,有时登北山,游东皋,吟诗作赋,自号为“东皋子”。他的很多山水田园诗就是在这一期间写成的。

  王绩性情旷达,嗜酒如命。唐武德八年(625),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按照门下省例,日给良酒三升。其弟王静问:“待诏快乐否?”回答说:“待诏俸禄低,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使人留恋。”待中陈叔达闻之,由三升加到一斗,时人称为“斗酒学士”。贞观初(公元627年),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王绩自求任太乐丞。后因焦氏夫妇相继去世,无人供应好酒,于是弃官还乡。回到东皋后,他把焦革制酒的方法撰为《酒经》一卷;又收集杜康、仪狄等善于酿酒者的经验,写成《酒谱》一卷。在所居之东皋,为杜康建造祠庙,并把馈赠过美酒的焦革也供进庙中,尊之为师,撰《祭杜康新庙文》以记之。王绩因对现实不满,终于走上隐居之路,但有人以酒邀者,无不乐往。其《醉乡记》 、 《五斗先生传》 、《酒赋》 、《独酌》 、 《醉后》等诗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自此,他更加肆意纵酒,放情山水,把自己比作阮籍、嵇康、刘伶、陶渊明一类人物。至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逝世以前,他一直都是过着这种生活。

  王绩除了喝酒,就读书,他把《周易》 、 《老子》 、 《庄子》等书,放在床头阅读,其他的书很少看。他曾游历过北山东皋,自称是“东皋子”,他骑着牛四处游荡,遇有酒店,就逗留数天。高祖武德初,他待诏门下省。当地的官吏,每天给他三升酒喝。有人问他:待诏有什么乐趣呢?他说:有好酒可以作伴啊!侍中陈叔达知道了,就每天给他一斗酒喝,时人都称他为斗酒学士。

  贞观初,他因生病,被罢职,后又调任有司。当时,他听说太乐署史焦革家善酿佳酒,他就苦求为太乐丞,以便大饱酒福。焦革死了,王绩就采用焦革的制酒法,写成《酒经》,又参考杜康、仪锹以来的酿酒经验,写成《酒谱》,今两书均已失传。当时名流李淳风赞他是“酒家南董”。王绩家居东南面有块磐石,他就用石建立了杜康祠,时常拜祭,尊为老师。他写有《醉乡记》。因他饮酒五斗而不醉,又写就《五斗先生传》。

  王绩还好弹琴,曾“加减旧弄”,改编琴曲《山水操》 ,为世人所赏。又精于占卜算卦,兼长射覆。但最大成就在于诗歌,有《王无功文集》五卷本行世,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做出重要贡献,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少有大志:

  王绩自幼好学,博闻强记。隋开皇二十年(600年),11岁的王绩游历京都长安(今西安),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童仙子”。大业元年(605年),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其进取之志,是入唐后自度不能置身台辅,才渐渐不复有经世之心。

  三仕三隐

  大业元年(605年),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但他生性简傲,不愿在朝供职,求为扬州六合县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遂解去。叹曰:“网罗在天,吾且安之!”乃还乡里。

  大业年间,王绩被授官为秘书省正字。王绩不喜欢在朝廷做官,请求担任六合县县丞,因为嗜好饮酒而不管公务,加之天下也动乱,因为被弹劾,于是就解官去职。王绩感叹说:“如同陷入天罗地网一样,处处都是束缚,我将能到哪里去呢!”于是就回到了家乡。

  高祖武德初,朝廷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贞观初,以疾罢。

  译文:唐武德八年(625年),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按照门下省例,日给良酒三升。其弟王静问:“待诏快乐否?”回答说:“待诏俸禄低,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使人留恋。”待中陈叔达闻之,由三升加到一斗,时人称为“斗酒学士”。贞观初年,以病罢官。

  复调有司,时太乐署史焦革家善酿,绩求为丞,吏部以非流不许,绩固请曰:“有深意。”竟除之。革死,妻送酒不绝,岁余,又死。绩曰:“天不使我酣美酒邪?”弃官去。

  译文:王绩再次被朝廷征召为有司,时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王绩自求任太乐丞。吏部认为这不合品级不同意,王绩坚决请求说:“这是我深切的愿望。”吏部最终按照王绩的请求任命了他。焦革去世后,他的妻子还一直给王绩送酒。一年多以后,焦革的妻子又去世了。王绩说:“这是苍天不许我畅饮美酒吗?”就弃官离去了。

  隐居著述

  王绩隐居家乡后,遵循焦革家酿酒法为经典,又采用杜康、仪狄以后善于酿酒的方法编为酒谱。李淳风赞颂他说:“王君,您是酒家南董。”

  王绩所住的地方东南有座盘石,在其上建筑杜康祠用以祭祀,并以焦革相配。王绩著《醉乡记》仅在刘伶《酒德颂》之后。他饮酒到五斗不醉。有人以酒相邀,无论地位高低,总是前往,著有《五斗先生传》。

  当初,王绩的`长兄长王凝任隋朝的著作郎,撰写《隋书》未能完成,就去世了。王绩继续他未完成的事业,也未能完成。

  重病而逝

  贞观十八年(644年),王绩重病,预料到自己去世的日子,与陶潜《自祭文》一样,给自己写了墓志铭,并嘱咐家人薄葬。

  嗜酒如命

  王绩一生性情旷达,嗜酒如命,被尊为“斗酒学士”,曾因出任太乐丞,可以喝到太乐署史焦革酿的酒,主动出仕。后因史焦革及其妻子相继去世,而辞官归隐。

  酒可以说是王绩精神的寄托物,身逢乱世,只能以酒解忧,以酒消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王绩纵酒自适,歌颂陶渊明,赞颂阮籍,嵇康。其《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后》等诗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

  以琴愉情

  王绩好弹琴,曾“加减旧弄”,改编琴曲《山水操》,为世人所赏。

  王绩好饮酒,常饮至五斗不乱,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杜之松,故人也,为刺史,请绩讲礼,答曰:“吾不能揖让邦君门,谈糟粕,弃醇醪也。”

  译文:王绩喜欢饮酒,常常饮酒到五斗不醉。有人以酒相邀,无论地位高低,总是前往。杜之松是王绩的老朋友,他担任刺史,请王绩去讲授礼法,王绩回答说:“我不能到本郡刺史的官府去应酬,谈论糟粕,抛弃美酒啊。”

  绩之仕,以醉去职,乡人靳之,托无心子以见趣曰:“无心子居越,越王不知其大人也,拘之仕,无喜色。俄而无心子以秽行闻,王黜之,无愠色。退而适茫荡之野,过动之邑而见机士,机士抚髀曰:‘嘻!子贤者而以罪废邪?’曰:‘子闻蛮蠊氏马乎?一者朱鬣白毛,骤驰如舞,终日不释辔而以热死;一者重头昂尾,踶齿善蹶,弃诸野,终年而肥。夫凤不憎山栖,龙不羞泥蟠,君子不苟洁以罹患,不避秽而养精也。’”其自处如此。

  译文:王绩当官的时候,因酒醉而失职,乡人都嘲笑他。王绩就托名无心子,风趣地说:“无心子旅居越国,越王不知道他是个品德高尚的人,就勉强他做官,他面无喜色。不久,无心子以行为不正闻名,越王便罢免了他的官职,他面无怒色。被罢退后,无心子就去到茫茫的原野,经过动城时见到机士。机士拍着大腿说:“您这样有贤德的人因为获罪被罢免了吗?”王绩回答说:”您听说过蛮蠊氏的马吗?他的马,有一匹颈上的毛是红色的,身上的毛是白色的,奔跑起来像跳舞,终因累热而死;有一匹头沉重地向下垂,尾巴高高地向上扬,会踢会咬又会尥蹶子,被丢弃在野外,反而一年到头都是膘肥体壮。那凤凰并不嫌恶栖息在山里,蛟龙也不因盘曲在泥中而感到羞辱,君子不拘泥于洁行而招来祸患,不回避污秽而善养精神啊。’”王绩对待自己就是这样。

  主要成就:

  王绩虽爱好广泛,但其最突出的成就还是在诗歌。他的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鸢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

  王绩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的诗歌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王绩 - 影响:

  王绩的一生,采取与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他对现实不满,心中郁结着愤懑。他曾在《自撰墓志》中说:“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他的思想比较复杂。他是大儒王通的弟弟,但又受老庄思想影响较深。他的友人、刺史杜之松请他讲授礼仪,他拒绝说:“吾不能揖让邦君门,谈糟粕,弃醇醪也。”在《赠程处士》的诗中还说:“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可见他对封建礼教是采取批判蔑视的态度的。

  王绩在他的诗作中,十分可贵的是反映了他的无神论思想。尽管他思想上有消极的因素,但头脑还是清醒的。他在《赠学仙者》中写道:“仙人何处在,道士未还家”,“相逢宁可醉,定不学丹砂”,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学仙之风,明确表示否定。他还写过一篇名曰《醉乡记》的文章,虚拟了一个醉乡,说那里“去中国不知几千里”,环境优美,人们没有争斗,真是一个互相友爱的大同世界,这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十分类似,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他与当时的无神论哲学家吕才是莫逆之交。王绩在与吕才的交往中,随着相互友情的加深,他的反对迷信来世与祈求在冥间降福的思想也愈加坚决,直到临死前,他“遗命薄葬”,并自撰墓志铭。 王绩的诗歌中,对现实是表示不满的,但往往因他缺乏积极向上的理想,而是采取既愤世又混世的人生哲学:“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过酒家》 ),“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醉后》 )。这种消极颓放的处世态度,导致他反映现实方面的作品很少,也影响他取得更大的成就,这是王绩的不足之处。

  作为初唐诗坛上的诗人,王绩在唐诗的形成和发展上是有一定贡献的。他的诗朴素、自然,接近生活,摆脱了六朝的诗风,有些诗歌仍能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生活,如“豺狼塞衢路,桑梓戍丘虚”(《赠薛牧》 ),“位大招讥嫌,禄极生祸殃”,“朱门虽足悦,赤族亦可伤”( 《赠梁公》 )等,反映了隋末唐初天下动荡、生产遭受破坏和统治阶级内部倾轧、勾心斗角的社会现实。王绩的大部分诗是反映他的闲适生活及山水田园风光的,这是和他的隐逸生活密切联系着的。

  王绩 - 诗文评价: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王绩受老庄思想影响较深。他的不少诗篇尽管流露出对封建礼教羁束的不满,却又往往表现出遗世独立、消极隐遁的思想。这首小诗,虽写田园隐居生活,却表现了乡居秋夜特有的美以及对这种美的心领神会,色调明朗,富于生活气息。他的诗有真率自然、不假雕饰之长,但有时却过于率直质朴而乏余蕴。这首诗则既保持朴素自然的优点,又融情入景,似不经意地点染出富于含蕴的意境。从田园诗的发展上看,陶诗重在写意,王维的田园诗则着意创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王绩的这首诗不妨看作王维田园诗的先声。从诗中还可以看到陶诗的影响,但它从整体上说,已经是属于未来的诗歌发展时代的作品了。

【诗人王绩介绍】相关文章:

古代诗人王溥的介绍03-31

王湾诗人的生平介绍03-31

古代诗人王镕的介绍03-31

唐朝诗人王湾的诗介绍03-31

《野望》王绩07-15

诗人王充04-05

王溥诗人的简介03-31

诗人王湾简介07-25

唐代诗人王翰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