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广州珠村乞巧文化节

时间:2022-01-17 11:59:12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广州珠村乞巧文化节

  每年七夕,广州珠村都会举办乞巧文化活动,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珠村乞巧文化的介绍,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广州珠村乞巧文化节 篇1

  走进乞巧之乡 市民齐齐参与

  开幕式当天,珠村主会场展示七夕民俗风情,摆七娘、拜七娘等传统民俗活动引来大量游客观赏;乞巧苑主题公园里还设有许多乞巧文化体验活动,推出汉式歌舞、古筝古琴等汉服体验、汉文化展示活动,还有投针验巧、穿针斗巧、许愿树许愿等民间传统活动,吸引了不少慕名前来的游客领略乞巧的独特魅力。同时,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二期也在当晚开馆。馆内设有3D展示屏以动画形式讲述牛郎织女的唯美爱情故事。博物馆还集中展示了来自佛山、东莞、湛江、番禺、花都、珠村、黄埔等地的37种手工艺品。

  今年乞巧文化节,市民的参与度总体来说比往年有所提高。“我觉得游园活动中的‘汉服体验’非常棒。穿着汉服拍照,感觉自己萌萌哒!”在游园活动举行的现场,一位身着汉服、忙于自拍的女生对记者说。“我们现在举办的一些活动,游客们反映特别好,比如我们16日开始开放的游园活动,在活动中有很多互动的游戏,让广大市民参与进来。上下午各两个小时的游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珠吉街道办事处文化站相关负责人杨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

  亮点一:创新推出“乞巧文化创意产品”

  与往届乞巧节主推展出优秀岭南工艺“三雕一彩一绣”等优秀乞巧文化作品相比,本届乞巧节更进一步,组织方与传播企业共同开发,推出节庆文化产品,初步尝试与市场对接。目前,已开发出的文化创意产品包括珠村禾秧灯、七娘礼茶、七娘礼饭、女子成年礼礼盒、名家系列明信片等,种类涵盖食品和手工艺品。乞巧节组织方希望通过推出创意产品,增加年轻群体对乞巧习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据了解,这些文化创意产品已经开通网上购买平台,“巧哥巧姐”开起了微店,乞巧文化产品与线上销售模式相结合,是今年乞巧节的一大亮点。

  亮点二:女子成年礼备受瞩目

  作为历届乞巧节中最核心的活动和重头戏,在开幕式现场举行的女子成年礼备受瞩目。在现场,身着传统汉服,步调娉婷、妆容素雅的女子除了要举行“加发笄”等庄严古朴的仪式,还要焚香祭茶叩拜七姐,现场抠进行穿针比巧,献巧果、乞巧乞福等活动,这些迎来成年礼的芳龄女子们收到了长辈的美好祝愿和寄语,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据悉,为了提高市民参与乞巧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广州乞巧节今年推出乞巧成人礼仪式的网上预订与现场的亲身体验环节。在17日晚女子成年礼上列席的女生,都是通过网上预定后选出的。作为珠村历来乞巧文化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子成年礼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亮点三:赛巧会“巧哥不让巧姐”

  作为广州乞巧节的另外一个重点活动,乞巧文化节赛艺会的作品展览也吸引了各方的关注。上周,乞巧赛艺会作品评选揭晓,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乞巧文化赛艺会三个项目的冠军都是“巧哥”,与往年男女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出入很大。赛事组委会也表示意外,称今年是“不同凡响”的一年。

  据了解,此次赛事由广州市乞巧文化交流协会、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等各方联合举办。今年的广州乞巧文化节乞巧赛艺会活动通过官方网站、民间微信微博近一个月的广泛发动,吸引了广州天河珠村、车陂,黄埔、番禺、从化、白云、荔湾、越秀、海珠等各区的乞巧民间艺人、民间工艺大师、中小学生等150多人共272件作品参赛,年龄最小6岁,最大80岁。首次开通网络投票平台,共有60万人次参与投票,拓了民俗文化的宣传渠道,增强了与市民之间的互动。获奖的部分作品将于乞巧文化主题博物馆展览,该博物馆将在开幕式当天对外开放。

  珠村小学展览。

  乞巧婆婆做作品。

  惠民十一载 乞巧民俗谱新篇

  乞巧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珠村人用勤劳和智慧演绎出具有厚重历史、鲜明特色的乞巧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民俗文化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天河乞巧习俗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州乞巧文化节被评为“全省群众性文化活动优秀品牌”。天河珠村乞巧文化已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文化大观园中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近年来,天河区以培育世界文化名城为目标,着力传承发扬乞巧文化,为岭南文化增添新亮点,把乞巧文化打造成广州世界文化名城的新名片。广州乞巧文化节历经十一年的精心锤炼,已经成为广州地区富有影响力的民俗文化品牌和民俗文化盛会。

  广州珠村乞巧文化节 篇2

  一、广州珠村乞巧文化的现状

  珠村,又名朱紫之乡,朱衣耀映,紫气辉腾。这是一条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生态环境优美,村环水、水环村,村落景致丽质天成。在珠村,你可以感受到朴实的民风,有声有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团结协作的龙舟竞渡、唱得宛转悠扬的粤曲、舞得风生水起的狮子,更吸引人的当然是乞巧文化节。珠村的乞巧习俗很早就有,相传是当地的先民南迁时带过来的,从此就在珠村一代代的传承和发展。

  (一)珠村的乞巧文化

  据《花县志》(四卷清光绪十六年刻本)关于乞巧节是这样描写:“七日,士族曝书帙、衣服。其夕,女儿陈花果于空阶祀天孙。置蜘蛛盒中,次早观其结网疏密,又用彩缕背手穿针观过否,谓之‘乞巧’。” 清代诗人汪伦也在《羊城七夕竹枝词》中描述过广州的七夕盛宴:“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清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

  以前珠村的乞巧活动是很讲究的,乞巧活动的主体是未婚的女孩子,她们被称为“乞巧”;还有一些是外嫁的女子,她们则回到娘家的祠堂谢巧;而村里的男人主要参与一些奏乐、搭建等妇女干不了的粗重活,男人在乞巧中的工作是辅助性的。在珠村,有着一大批沉醉于乞巧的“乞巧婆婆”、“乞巧妈妈”和“乞巧女儿”,她们心灵手巧、能编善织、能描善绣。到乞巧节那天,每个七娘台上,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几百件工艺品,有珠片牌坊、各色花卉、四大美人、牛郎织女、龙舟竞渡、田园生活……各种绒绣、珠绣、丝绣作品美轮美奂,演绎着各种人文故事和历史传奇,也表达着美好的生活理想。

  乞巧文化活动的魅力也曾经感染了珠村 “巧男”们。1948~1953年期间,珠村的“巧男”们就曾经动手制作过微型工艺品,待到乞巧节期间,推出别出心裁的“摆牛郎”。他们用泥塑捏成牛身,用香蕉制成牛角,并制作了一些拜牛郎的工艺品,为珠村乞巧文化注入了更多的内容和活力。

  目前,珠村的乞巧文化已经传播到了整个广州地区,成为广州的乞巧文化节,从05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广州乞巧文化节活动内容丰富,以“传承历史,演绎现代”为主题,有传统民俗活动“扎乞巧”、“摆七娘”、“拜七娘”等,有体现现代时尚的“乞巧女儿形象大赛”、乞巧创意大赛、乞巧作品展览等。人们通过无限创意,运用手边的各种材料,构思创作出各种各样的手工艺术品,以表达对美好姻缘的期盼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同时,融宣传推介、挖掘保护与文化交流为一体,展示本土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以这一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传承和创新演绎,展现了现代广州人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二)珠村乞巧文化节的发展脉络

  由于历史原因,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珠村大型的乞巧节活动曾停止过,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妇女在自己家里私下“摆七娘”。直至1998年珠村才恢复,以集体的方式在祠堂开展乞巧节活动,大家同喜同乐共庆祝。之后几年,珠村乞巧节越办越大,更具规模与特色,2001年向媒体公开宣传后,省内外各大媒体争相采访报道。到了2005年珠村乞巧节被提升为“广州乞巧文化节”,而且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广州乞巧文化节”逐渐成为广州的一项民俗品牌活动。

  2005年,珠村为方便乞巧文化的交流和展示建了一个七夕文化广场。“2005广州乞巧文化节”组委会从众多作品中选出了广州市乞巧文化节标志,在2006年11月,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乞巧”文化品牌商标,“乞巧文化”注册商标主体由垂直的银针和飘逸的红线构成抽象的汉字 “巧”字,以传统针钱活来体现心灵手巧和乞巧文化。

  2007年的广州乞巧文化节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开幕仪式、摆七娘、拜七娘、七娘戏、天河区十大和谐家庭评选、乞巧文化传承成果展示会、乞巧文化研讨会、乞巧女儿形象大赛暨闭幕式、广州乞巧展览会等。近几年来,珠村乞巧民俗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小孩子学习乞巧工艺、举办乞巧大赛、拟建工艺品展览馆……

  在传承和教育方面,2004年,乞巧手工艺制作就作为珠村小学学生的必修课,纳入小学课程。2005年,珠村小学与珠吉街办事处合作开发教材《我们的乞巧》后,于2006年正式在课堂中使用。2007年的乞巧文化节期间,天河区的所有小学美术老师都来到珠村接受培训,天河区也正筹备在全区的小学推行乞巧手工课。

  二、珠村乞巧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广州乞巧文化节搞得有声有色,但是珠村的乞巧文化在现在和未来的传承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利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思考研究如何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好传统的乞巧文化,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

  (一)乞巧文化在年轻人中慢慢被淡化

  珠村民俗文化乞巧节在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里的传承发展仍有一定的文化向心力,但需要不断去培植与增强。作为传统文化节日乞巧节在大部分中老年人的心目中有一定的认同感,愿意支持乞巧文化的传承发展,积极参与有关的活动。但在年轻一代中,很多对乞巧文化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知道,参与活动只是为了凑个热闹。可见,乞巧文化在传承上,潜在着慢慢被淡化,流失的危险。

  (二)缺少专业民间文化组织的指导

  前几届的珠村乞巧文化节都是单纯由政府部门推动,一手包办。虽然也取得许多成就,但是因为缺少专业民间文化保护组织的指导,乞巧文化节也失去了它原有的作为民间文化的味道,而且群众的自主参与度不高。举办这种民俗文化节日,应该是广大群众的节日,应该由民间来举办,政府提供相关的支持和帮助,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专业的民间组织在活动的举办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提供专业意见和指导。

  (三)缺乏长期有效的保护机制和保护方法

  单纯的举办一个大型乞巧文化节,并不能解决乞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造成很大一部分人对乞巧文化的认同是在文化节的规模如何的大,但是却很少人关心它的实质和内涵。广州乞巧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缺乏长期有效的保护机制和保护方法,政府相关部门在文化节过后对乞巧文化根本不闻不问,更谈不上长期有效的保护机制。

  (四)乞巧文化的创新发展需要与市场相结合

  在目前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的市场经济中,传统文化的传承的社会经济环境同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文化产业为主题和潮流的时代中,单纯地依靠沿袭过去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方式是很难做到对珠村乞巧文化的创新发展。因此,探索乞巧文化的创新发展要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运用产业化开发的思想来推动乞巧文化的传承发展。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市场化与产业化开发,将其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出来,并且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可以反过来支持民俗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开展。

  三、广州珠村乞巧文化创新发展的思考

  近几年,为了保护这一民俗节日,广州乞巧文化节组委会以及珠村人都想将这一特色民俗文化节打造成了广州市的一个文化品牌。政府方面也提出双管齐下的措施对乞巧文化进一步加强传承和发展,一是将乞巧文化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推动乞巧文化产业化,通过开发文化产业,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可以反过来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开发乞巧文化的潜在价值

  1.把乞巧文化融入到相关的实物载体中,如:陶瓷、服饰等。

  乞巧文化中包含许多美丽的传说,而且寓意着对美好姻缘和幸福生活的向往,所以可以利用它的文化内涵来开发相关产品。陶瓷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日用品或装饰品,而服饰则是一种普遍、多样化的日用品,他们都可以作为承载文化内容有效载体。而且这两种产品都具有很大的市场,把精致小巧的乞巧工艺品的形象以及乞巧文化融入其中,并且利用消费者乞求美好姻缘和幸福生活的心理,把产品以各种形式进行销售,必然会吸引到一定的消费群体进行购买,从而把文化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同时也可以传播乞巧文化。

  2.开发珠村乞巧文化的旅游市场

  在珠村,你可以感受到朴实的民风,有声有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团结协作的龙舟竞渡、唱得宛转悠扬的粤曲、舞得风生水起的狮子,更吸引人的当然是乞巧文化节。珠村的乞巧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各种工艺、仪式都保存完好。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只是目前珠村在乞巧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乞巧节的宣传推广,以及乞巧文化与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没有进行规划。乞巧文化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这与它对美好姻缘和幸福生活的向往的文化内涵、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以及乞精美的巧手工艺品可以让游客亲身制作体验等方面有关。而且乞巧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做出规模和特色的还没有,所以珠村可以尽量的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合理的开发乞巧文化的旅游市场,重新演绎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开发珠村乞巧手工艺品的文化和环保价值

  将乞巧节的手工艺品与部分相关的文化外延与环保相联系,利用环保这一主题,以珠村乞巧文化中的手工制品的环保特及其心灵手巧爱惜资源的文化内容为突破口,寻求一条有利于乞巧技艺传承,而且在形成一定的影响后,可以开发乞巧文化产品,从而实现乞巧文化的另一片天地。乞巧工艺品大多是由村民自己加工制作的,很多工艺品都是用一些废弃的塑料、纸张、五谷杂粮等各种可二次利用的材料来加工制成。因此积极有效地利用这点:

  一方面,可以大大地降低了手工制品的制作成本,使这些精美独特的手工制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回报利润,具有潜在的文化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对进行这些手工制品的批量生产与根据消费需求不断改进手工制品样式、审美层、文化层等所需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具有强吸引力;

  另一方面,借助乞巧手工艺品制作中的循环利用资源,节约成本,传承乞巧文化的理念,可以引起更多的文化产品消费者的关注与认同,比其他形式的广告宣传更有说服力,有利于开拓潜在的文化产品市场,同时与目前的节约资源、环保的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相符合。

  (三)打造珠村乞巧文化品牌

  要打造珠村乞巧文化品牌,注册珠村乞巧文化商标是珠村乞巧文化产业化发展,走向文化市场的起点。乞巧文化商标是一种知识产权、无形的资产,能在今后激烈的文化消费市场竞争中占有品牌效应、品牌经济价值的先机,转变成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通过推广广州乞巧文化节的过程中,积极打造乞巧文化商标的文化品牌效应,同时运用市场手段开发乞巧文化的潜在价值。在这一品牌有了潜在的文化经济价值后,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向相关的企业转移商标的使用权,一方面可以解决珠村自身资源有限(尤其时资金与有效的民俗文化产业化管理经验基础),独自生产经验力量淡薄的瓶颈;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实现这一民俗文化产业化的经验规模,在文化市场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同时,可以将商标应用到各个相应的产业中,尤其是在带有浓厚乞巧文化气息的乞巧手工艺品的生产制作领域,同时打破以往只在乞巧节期间在珠村当场拍卖销售的时空局限,积极寻求合作商家,通过展销等方式打进更广的市场中去,使手工艺品的制作生产真正地走上产业化经营的方式。此外,可以充分利用商标的内涵和外延让乞巧文化资源更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乞巧文化的魅力,以吸引广大的文化产品消费者。

【广州珠村乞巧文化节】相关文章:

广州珠村乞巧文化的发展07-14

珠村乞巧节07-14

《乞巧》林杰01-14

关于乞巧的传说07-14

乞巧节的来历07-14

乞巧原文及赏析11-18

乞巧节的民间活动07-14

乞巧是什么意思07-14

乞巧节有什么习俗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