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人是何时吃上“外国蔬菜”的

时间:2023-05-09 11:09:48 路燕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人是何时吃上“外国蔬菜”的

  从黄瓜、西红柿到莴笋、菠菜,从大蒜到辣椒,现如今,中国百姓菜篮子里的蔬菜品种可谓数不胜数。殊不知,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吃到的很多蔬菜最早都非中国原产,而是属于引进的“外国蔬菜”。那么,古人是何时吃上“外国蔬菜”的?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是何时吃上“外国蔬菜”的

  历史上,中国至少出现三个大规模蔬菜引进时期,经陆路引入的蔬菜多带“胡”字,由海路进来的蔬菜多带“番”字。其中,像辣椒、番茄等最早竟是被当作观赏植物引进的……

  大批量引种外国蔬菜始于秦汉时期

  《博物志》记载:“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

  中国人开始批量引进外国蔬菜,始于秦汉时期。其中以汉武帝时最为突出,著名外交家张骞经“丝绸之路”,从西域带回了一批果蔬新品,大蒜、胡荽(香菜)、苜蓿、胡瓜(黄瓜)、胡豆(蚕豆)等,都是这一时期引进的。

  从所引进蔬菜品种看,汉代可谓是“重口味”,受欢迎的大蒜、香菜都有特别重的味道。其中,对中国食俗影响最大的是大蒜。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种蒜”条引《博物志》称:“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大蒜在引入以后,就成了中国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与葱、韭、薑一样,成为佐饭、调味两宜之佳品。

  古人有不少“吃大蒜”故事。据《太平御览·菜茹部二》“蒜”条引《晋四王起事》记载,西晋“八王之乱”时,成都王司马颖挟持晋惠帝司马衷逃往洛阳,途中吃饭,宫女端来的是粗米饭,还有大蒜头、盐豉两样下饭菜。一向锦衣玉食惯了的司马衷,此时饿得不行,就着大蒜一连吃了两大碗粗米饭。由此可见,用蒜佐餐在魏晋时已成为民间食俗。

  在这之后,食蒜更为普遍,不分贵贱,古人似乎都好这一口。据《南齐书·张融传》记载,有一次南朝齐豫章王萧嶷请人吃饭,张融吃了烤肉后,想要盐巴和大蒜,但又不好意思说,就摇着食指,老半天才停下。

  吃大蒜瘾比较大的可能是唐代人。大蒜被古人当荤菜,出家人是禁食的,但据《广五行记》记载,唐咸亨年间,有个和尚因为没有大蒜,连吃鱼肉都没有胃口。

  五代时期,宫人将大蒜称为“麝香草”,进一步提高了大蒜的身价。到宋代,《浦江吴氏中馈录·制蔬》中已提到“蒜瓜”、“蒜菜”、“蒜苗方”、“蒜苗干”等多种大蒜制品的制作方法。其中的“蒜苗干”,就是眼下春天蒜苗成熟时制作的下饭菜,具体做法是:“蒜苗一斤,切寸段,盐一两。腌出臭水,略晾干,拌酱、糖少许,蒸熟,晒干,收藏。”

  除了佐饭,大蒜还被成书于汉末的《名医别录》列为一种药材:大蒜“味辛,温,无毒。归脾肾。主治霍乱,腹中不安,消谷,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可见,汉代医家已将大蒜视为治霍乱、肠胃炎、中毒的良药。

  大蒜的刺激性和荤臭味都很大,而同时引进的胡荽则温和多了。胡荽有特殊的香味,食后满口留香,因而得名“香菜”。

  但古人更看重胡荽的“解毒”功能,几成万能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胡荽”条中,曾列出香菜的九种药用功能,其中第一条就是主治“痘疹不快”。

  隋唐时期重金引进咼国莴苣尼婆罗国菠菜

  《唐会要》记载:“尼婆罗国献波棱菜”

  隋唐时期,中国又出现了一波蔬菜引种热。但与汉代人“重口味”不同,隋唐人更重视被引进蔬菜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比较“重口感”。其中,最出名的是莴苣和菠菜。

  莴苣,有莴笋、苦苣、白苣、生菜、老鹳菜等多种叫法,最早在唐孟诜《食疗本草》中已提及。在这些叫法之外,莴苣还有一个“千金菜”的雅称。

  为何叫千金菜?宋初人陶穀《清异录·蔬菜门》“千金菜”条是这么说的:“咼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名千金菜,今莴苣也。”原来莴苣是中国人花高价从国外引进的品种,故得此名。

  咼国在哪里?据考证为西域古国,秦汉时已存在。因为“咼”字古同“禾”、“和”,有学者推测,咼国极可能就是以盛产美玉著称、位于今新疆境内的古和阗国。

  莴苣一经引进,很快普及,唐代已普遍种植。唐代诗人杜甫便有《种莴苣》诗:“苣兮蔬之常,随事艺其子。”当时杜甫种了一小块地的莴苣,但长得不好,遂借此大发人生感叹,写下此诗。

  莴苣虽然是一种大众蔬菜,但在历史上一度被视为珍品。据南宋周煇《清波杂志》“生菜”条记载,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宋高宗赵构巡幸建康(今南京),在回去路过丹徒新丰镇时,提出要带两篮生菜,幸好随从官员紧急办齐。生菜因此身价大增,成为“珍品”,这里所说的“生菜”,就是莴苣。

  相比莴苣,菠菜似乎更受古人欢迎。菠菜又叫波棱菜、波斯草、赤根菜,美称“鹦鹉菜”,鲁迅笔下叫“红嘴绿鹦哥”。菠菜引进中国的时间在《唐会要》里有明确记载:“太宗时,尼婆罗国献波棱菜,类红蓝,实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结合唐诗人刘禹锡《嘉话录》中,“菜之菠棱者,本西国中,有僧自彼将其子来……”一语,可知是僧人所献。

  尼婆罗、波棱,都是今尼泊尔国的古称,又写作“颇稜国”。菠菜其实并非尼泊尔的特产,其原产波斯(今伊朗),故有“波斯草”一说。虽然菠菜非中国原产,但自公元七世纪引种后,在中国古人悉心栽培下,形成了与“欧洲菠菜”相对应的“中国菠菜”:子实有刺,保留着较多的原始特征,叶狭长而有缺刻,可四季播种。

  明代辣椒番茄曾被作为观赏植物引进

  《遵生八笺》中称:番椒“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

  宋元以后,特别是明代中后期,胡萝卜、辣椒、西红柿……又一批外国蔬菜来到了中国。从这一时期起,海路成为中国引进蔬菜的主要通道。

  在明代引进蔬菜中,最有影响的是辣椒。可以说,辣椒不仅引发了长久的餐饮革命,而且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饮食习惯,如今风行全国的湘菜、川菜,都是因为辣椒的出现才成为名菜的。

  辣椒,古有番椒、海椒、辣茄、辣角、秦椒等多种称呼。明人高濂的《遵生八笺》中最早提到辣椒:“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遵生八笺》刊行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时为明朝后期,辣椒就是此时传入中国的。

  辣椒原产美洲墨西哥,15世纪末,由哥伦布带到欧洲。那么,辣椒是如何传入中国的?传统认为,西线由“丝绸之路”进入;东线从海上,由东南亚传入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但近来有学者提出几条新的传入路线,其中比较靠谱的是,辣椒最早由浙江及其附近沿海“登陆”。

  最早记载辣椒的地方志是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浙江《山阴县志》,而最早提到辣椒的《遵生八笺》的作者高濂,也是浙江人,这并不是巧合,说明浙江种植辣椒已不鲜见。

  虽然浙江人可能是最早吃上辣椒的,但最能吃辣的则是川、渝、黔、湘、鄂几个省区。其中,最早将辣椒吃出名堂的是湖南人。

  湖南地方志是最早出现吃辣椒记载的方志,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宝庆府志》、《邵阳县志》等志书中已有记载。由于辣椒被古代湖南人称为“海椒”,于是有学者推测,湖南的辣椒极可能是由临海的浙江传入的,如是从广东传入则应叫“番椒”,从而从侧面印证了辣椒由浙江登陆说。

  同样以食辣出名的川、渝、黔地方志上,关于辣椒的记载则相对较晚。如四川,有关辣椒的记载比湖南晚半个多世纪。但辣椒传入川、渝后,似乎一夜传遍各地,最晚在清后期,四川人能吃辣、不怕辣已全国出名。清末人徐心余《蜀游闻见录》中“辣椒”条是这样说的:“辣椒一种,各省皆有,惟川人食椒,须择其极辣者,且每饭每菜,非辣不可。”

  但“辣椒”之名却是广西人最先叫出来的。乾隆年间的广西地方志统称番椒为“辣椒”。以贵州人为代表的西南地区,吃辣椒的花样很多,除了当“菜”吃外,还当“药”吃,认为辣椒能“消水气,解瘴毒”;还当“盐”吃,清康熙《思州府志》称:“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

  为何最早见到辣椒的江浙人没有将辣椒吃出名堂?除了地理、气候、喜好诸因素外,或与当初对辣椒食用价值认识不足有关。原来,辣椒开始是当观赏植物引进的,除了高濂《遵生八笺》中称辣椒“色红,甚可观”外,清康熙《杭州府志》亦称,辣椒“又有细长色纯丹,可为盆几之玩者”。

  把蔬菜当观赏植物引进,这也是明代时外国蔬菜入华的有趣方式和现象。如西红柿,初称“番茄”,人们不敢吃,也是出于观赏目的引进的。明人朱国桢《涌幢小品》和王象晋《群芳谱》中,都是将其当观赏植物看待的,一直到上世纪30年代。

  拓展:没有暖气和空调,古人怎样御寒?

  古代北方的冬季漫长而寒冷。明清时期,一年内北京约有150余天是寒冷天气,最冷时气温可达摄氏零下二三十度。而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朝代的皇城都建立在北方,在那个没有暖气和空调的时代,皇宫里的皇帝以及普通百姓和贵族,是如何度过那些寒冬的?古代建筑师们又是如何进行采暖设计的呢?

  衣着

  中国古时所谓的布,一般是指麻布,人们用“布衣”一词形容平民百姓,是因为穷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以麻布蔽体。自秦汉迄唐宋一千五百年间,丝麻维系着数千万,甚至上亿中国人的衣着、被褥等生活必需。

  至元明时,棉花逐渐部份取代丝麻,成为中国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

  古代皮衣——裘

  王室贵族一般用羔羊皮、狐白裘等高档动物毛,而庶人则用劣质的羊皮或者狗皮。

  建筑

  建筑一般都是座北朝南,有利于依靠日照取暖。而且,无论正房、偏房都有厚厚的墙壁和屋顶,以利保暖。

  火塘

  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从半坡、姜寨等遗址发掘来看,其原始房屋中设于门口附近的灶炕,是一种炊事与取暖相结合的设施。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气以助燃烧,又能阻挡冬季自门口吹入的寒风。

  火炕

  南方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是依靠尽量厚的棉被来抵御寒冷的,而北方的民居一般都设有火炕,内有孔道,在冬季通过燃烧产生的热量进入炕内通道来加温。这种取暖方式,直到现在北方农村依然在使用着。

  地炕

  条件好一些的百姓和贵族,有更高级的采暖设备——地炕,其构造是在房屋的一侧或两侧的廊下、或檐下挖一数尺深的烧火坑,坑内砌灶,灶的烟道在室内地面下往复盘旋,这样,灼热的烟气把大型方砖铺砌的地面烘热,供室内采暖。它既无烟气污染,又可免去煤气中毒之虞,而热气流自地面上升,使室内供热十分均匀,在没有现代化的暖气和空调设备时,地炕是很高级的采暖设备了。

  壁炉

  据《秦宫廷文化》介绍,考古工作者们在咸阳宫殿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有三座壁炉,似为供取暖用的设备。炉口前有灰坑,炉的左侧有一个存放木炭的炭槽,由此可知该壁炉使用的燃料是木炭。木炭没有较大的火焰,燃烧的时间比较长,可以使室内温度长时间保持稳定。反映了我国古代先进的建筑采暖技术。

  火墙

  火墙构造图

  秦长乐宫遗址也曾发现火墙做法,即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与灶相通,用来取暖。

  明清时间火墙的具体做法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

【 古人是何时吃上“外国蔬菜”的】相关文章:

何时再见06-14

何时惊梦?06-27

书摊,何时了?06-28

怀古人06-13

怀古人06-13

不知何时,曲终人散。06-15

不知何时的等待06-14

曾几何时07-07

不知何时,曲终人散。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