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历史上士人的文化担当

时间:2022-04-14 14:29:47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历史上士人的文化担当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历史上士人的文化担当,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士人的文化担当

  历史上士人的文化担当 篇1

  顾炎武

  历史上,中国士人有着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高度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素以“传承文化”、“教化民众”为己任,认为士人修己和教化之好坏,关系天下兴亡。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士人有着浓厚的“文化自觉”的意识。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乱世,一生为弘道救世奔走。他收徒办学,传授文化。有人问他为何不去从政?他答:以孝悌教人,用于政事,就是从政。有隐者劝他退隐,他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即是说如果天下有道,我也不会这样奔走。他遭匡人围困时说:如果天意要消灭这文化,我也无法得知它;如果天意不想消灭这文化,匡人也无法阻止我传播它。他以弘道为救世的根本途径;以弘道救世为自己的责任。弘道救世是孔子一生的追求,他也这样要求弟子,要求士“志于道”,“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从这里,开始了中国士人以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的传统。

  在以后儒学的发展中,对文化使命的担当,成为儒者、士人的主要特质。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集中体现了儒者士人的胸怀和抱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末清初,在世风衰败、政权易主的环境下,顾炎武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突出显示了士人在衰世之中的一种文化担当精神。他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兽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这里,他把“亡国”和“亡天下”加以区别,即是说改朝换代是亡国,道德沦丧,文化颓坏则是亡天下;维护道德、文化以保天下,是保国的基础;保国主要是在位的君臣的责任,保天下则是“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每一个普通百姓,对于社会道德、文化状况的好坏,即天下的兴亡,都负有责任。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语的由来和本义。

  后世的士人对此多有继承、发挥,特别是提出了道德风气的改变必从一二人开始、把移风易俗的责任落实到自身等思想。如吴廷栋说:“欲挽回天下之无耻,必视乎一二人之有耻。权足以有为,则挽回以政教;权不足以有为,则挽回以学术。即伏处一隅,足不出里闬,但使声气应求,能成就一二人;即此一二人,亦各有所成就;将必有闻风兴起者。纵不幸而载胥及溺,犹将存斯理于一线,以为来复之机。”曾国藩指出:“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此一二人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以上,皆与有责焉”。

  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变,必从一二人开始;影响世人,移风易俗,并非只靠位居高位的人,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根据地位不同,在位的可以通过政教;不在位的可以通过学术;就是家居独处,也可以影响身边一二人;这一二人又可以影响更多人闻风而起;即使身遭不幸,也还是在自己身上保存下了文化的一丝脉络,可以成为将来文化复兴的种子。无论个人遭遇如何,始终坚守对文化使命的担当。这也就是孔子说的“守死善道”、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其所关心全在于道。这种以道的担当为生命的精神,表现出我国古代士人的高度文化自觉。正是这种文化自觉精神,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支撑了中华文化,虽历经曲折磨难而始终未曾中断。

  今天,我们处在迎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时刻,一场新的文化自觉正在开始,这种高度文化自觉的精神,无疑也将成为我们前进的伟大精神动力。

  历史上士人的文化担当 篇2

  宋王与使者的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次齐国攻打宋国,宋王便派人去侦察齐军到了什么地方。派出去的人回来说:“齐国的离我们已经很近了,我国的国民都惊恐不安。”

  左右近臣都对宋王说:“这就是所谓的‘肉腐烂了自然就会招惹虫害’啊。现在凭着宋国的强大,齐军的弱小,是不可能到达这种地步的。”

  宋王于是大怒,把派去的人屈杀了。接着又派人去察看齐军的情况,派去的人的.报告同前面那个人的一样,宋王又大怒,把第二个人也屈杀了。

  就这样,宋王一共派了三个人前去,三个人都被杀害了。接着,宋王又派了一个人前去查看。这次被派去的人遇见了他的哥哥。他的哥哥问他:“国家已经非常危险了,你还要到哪里去?”

  派去的人说:“是国君派我来察看齐军的情况的。原来齐军已离我们这么近了,国民已经如此恐惧。现在我担心的是先前察看齐军情况的人都因为报告齐军迫近而被国王处死了。如今我要是如实报告的话,也难逃一死。如果不如实报告,恐怕也是一死。我该怎么办呢?”

  他的哥哥说:“如果报告实情,你又将先于死者死,先于亡者亡。”

  派去的人听后,就回去向宋王报告说:“我根本就没看见齐军在哪里。国民很安定。”宋王非常高兴。左右近臣都说:“先前被杀的人的确该死。”

  于是,宋王赏赐给这个人许多钱。

  后来,齐军大兵压境,宋王抵敌不住,就自己跳到车中,慌忙逃命去了。而那个被派去的人则跑到了别的国家,过起了非常富裕的生活。

  哲理点拨:作为一个领导,千万不能像宋王那样,一定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这样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如果单听一方面的话,不但自己糊涂,事情也会弄得很糟。

  孟轲和子思的故事

  孟轲,又称孟子,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公元前336年,孟子来到魏国,受到了魏国君臣的热烈欢迎。魏惠王向孟子问道:“老先生,您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这儿,想必是对我们魏国奉献利益的吧?”

  孟子回答说:“国君何必把利益挂在嘴上,首要的任务应该是仁义。如果君王说怎样才能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才能有利于我的家族,下官与百姓说怎样才能有利于我自身,上下互相为了谋求利益而争斗,国家就危难了,这样也就没有仁德遗留给亲朋了,也就没有忠义去追随国君了。”

  魏惠王听了不住点头,称赞说:“先生说得好极了!”

  起初,孟轲曾拜子思为师,孟轲问子思治理百姓的办法哪一种应放在前边,子思说:“先给百姓以利益。”

  孟子又问:“君子教育百姓只讲仁义二字,又何必再讲利益呢?”

  子思说:“仁义本来也是为了利益,因为上边不仁下边就会不得其所,上边不义下边就会热衷于欺诈,这样才是大不利的呀!因此《周易》上说‘利是义的总和’。《周易》还说‘利益用来安定民心,而后才能使人崇尚道德’,这都是在讲利益是个大前提。”

  司马光评论说:子思和孟子的话是一致的。只有仁义的人才知道仁义是如何成为利益的,不讲仁义的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孟子对魏惠王只讲仁义而不涉及利益的原因,是所讲的对象不同的原因。

  哲理点拨:正确的领导思想带来的好处远比你想象的要多,增强个人修养,它的功效不逊于你投入的资金。其中加强领导修养最关键的,就是领导人能否从被领导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历史上士人的文化担当】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兰陵王11-23

历史上的张飞05-15

历史上的刘备05-10

担当的高三作文05-25

勇于担当的名人故事03-15

历史上的李建成06-22

历史上的窦太后06-21

历史上的胡亥06-20

历史上的赵高06-20

担当高三作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