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青花瓷的故事

时间:2017-07-24 09:08:26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青花瓷的故事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句歌词被广为人知,但“青花瓷”的故事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那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青花瓷的故事

  将土加水、巧手塑形、以木生火、高温玻化……瓷器,曾是中国人独有的创造,地球上最普遍存在的物质,被塑造成人世间美丽实用的器物,吸引着世界的目光。16至18世纪,共有三亿多件瓷器在欧洲登陆,它的销售遍及地球三分之二的大陆,无止境的需求催生了全球贸易。

  1603年2月,葡萄牙商船圣卡塔林那号,载满了从中国进口的货物,行驶在马六甲海峡。几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快速帆船突然将它包围,发动攻击并迅速俘获。凯旋的荷兰人,将船上数十万件中国景德镇瓷器运回阿姆斯特丹进行拍卖。这次拍卖,商人获纯利五百万盾。荷兰人的这一传奇经历震动了欧洲,一时间,全欧洲最有实力的君主、贵族、商人们纷纷把发财的目光投向了远东,投向了中国,投向了这些瓷器的制造地景德镇。

  青花,很多人都认为它是典型的中国式样,却不知道它其实是各种外来元素杂糅催生的。公元13世纪,蒙古铁骑踏遍了欧亚大陆。1221年,蒙古军攻占中亚城市你沙布尔,杀光全城,只留下400个有专长的工匠。波斯工匠当时烧制的陶器虽然简陋粗糙,却呈现出一种宝石蓝一样的鲜艳色泽。带来这种效果的是一种颜料,钴蓝。当时只有波斯工匠掌握它的工艺。当13世纪蒙古人打通了中西的通道,波斯的钴蓝工艺就有了大量进入中国的可能。元政府在帝国庞大的疆域里大力推行商业贸易,在景德镇成立了元代全国唯一的瓷业管理机构,浮梁瓷局。一些精明的商人在西亚和中东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他们观察到:在信奉伊斯兰教的西亚和中东,古兰经禁止人们使用金银的餐具,而富人却希望用同样精美昂贵但可被古兰经许可的器皿。胎质地坚韧、可以烧造西亚人惯用的大盘大碗又容易迎合他们审美喜好的景德镇瓷器恰好符合这些要求。元代最后几十年间,在巨额利润的刺激下,西亚商人和景德镇窑主共同展开了一项贸易史上空前的商业行动:钴蓝料从八千公里外的波斯向东运往中国,为伊斯兰顾客专门制作的大宗青花瓷则向西销往中东市场。

  万里之外,此时的欧洲人正在尝试着一次次探险,希望能够亲自到达传说中富有的东方。最早,欧洲人得到中国的瓷器是通过中东商人们的陆路贸易。到达欧洲的瓷器,让看到它的人惊叹不已。他们相信阿拉伯人的说法:它可以清除所盛食物或饮料的毒素,瓷杯中一旦投入毒药便会开裂碎掉。于是,青花瓷在欧洲被人们看作神祗和圣器,接受众人膜拜的目光。乔凡尼·贝尼尼创作于1509年的油画《群神宴》,青花瓷和诸神待在一起,这是一种只有神才能使用的器物。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三世的王宫夏洛特堡宫里有一间瓷屋,青花瓷装饰着每一个角落。住在青花瓷里,国王们体验着幻想中中国式的精致和优雅,这种上行下效的时尚鼓励了巨大的冒险热情,激励着欧洲人坚韧的壮志,扬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