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布衣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2-04-27 09:58:5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布衣中国观后感(通用6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布衣中国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布衣中国观后感(通用6篇)

  布衣中国观后感 篇1

  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风靡全国。衣食住用行,排在"食"之前的是"衣",9月15日上午,一部以"衣"为题的纪录片《布衣中国》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

  这部讲述中国服饰文化的纪录片是一部地道的"深圳制造",是深圳知名文化人邓康延继纪录片《先生》之后的又一力作。昨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开播新闻发布会在深圳蛇口举行,早上10:08分,众人围坐在一起收看央视纪录片频道实时播出的《布衣中国》纪录片,在结束观看后,邓康延发表了感言并接受媒体访问。

  "我们最早想做《布衣深圳》,以深圳三十年的服装变化反映城市和个人的发展。"邓康延告诉记者,后来有人建议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服饰,于是就变成《布衣中国》。邓康延认为"布衣"有两层意思,字面上指布织的衣服,代表平民百姓穿的衣服,另一个意思是暗示一种"百姓的精神".

  纪录片《布衣中国》一共5集,其中第4集《百变一身》还在2014"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上荣获了"金熊猫"人文类亚洲制作奖。它的获奖评语称:"衣服是社会的皮肤,能感知时代的冷暖。纪录片《布衣中国·百变一身》通过讲述从民间女红到服装产业的个人命运故事,重拾中国情结。影片奇思妙想,画面干净优雅,将服装设计之美与视听语言之美融合,让人在针头线脑中,丈量出布衣中国的社会变迁。"

  布衣中国观后感 篇2

  深圳出品的五集服装文化纪录片《布衣中国》,将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首播。播出时间为每天05:44/10:10/13:44/16:26,共四个时间段。

  布衣,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是衣服,也是平民百姓的代称。服装,是社会变迁的地图、穿在身上的"国家史".国民冷暖,时代明暗,生活沉浮,在衣服上密密缝补,飘飘显现,无论霓裳,还是褴褛。

  《布衣中国》,由台湾著名文化学者黄永松先生担任顾问,影片上下穿越,南北牵挂,剥茧中国服装的生成,以及服装后面的人物命运和时代变迁。从服装的本原和材质出发,在一丝一缕之间发现山河春秋的冷暖、浑然天成的密码。

  据介绍,2014年四川"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上,《布衣中国·百变一身》曾荣获"金熊猫"奖人文类"亚洲制作奖".该片的获奖评语称,"衣服是社会的皮肤,能感知时代的冷暖。纪录片《布衣中国·百变一身》通过讲述从民间女红到服装产业的个人命运故事,重拾中国情结。影片奇思妙想,画面干净优雅,将服装设计之美与视听语言之美融合,让人在针头线脑中,丈量出布衣中国的社会变迁"。

  该纪录片由深圳市汉唐韵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越众影视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布衣中国观后感 篇3

  从旗袍到中山装,从汉服到民族服饰,他们曾经的传统默默流转,从没落到风行,从传统到时尚,款款生情。旗袍的摇曳柔媚,中山装的坚毅内敛,汉服的端庄厚重,民族服饰的斑斓多姿,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只是说说而已,他们在时光里流转,然后轮回在我们的视野里,流转过我们的狭隘与包容,然后穿插在我们的一丝一缕当中。

  我们从未淘汰过他们,因为他们就是最高端的时尚。所谓时尚在我看来不是最新,亦不是自标新立异,而是最美好,是将一种叫做美的东西通过自己的途径展示的淋漓尽致。而美不仅仅是一种,故而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时尚,许许多多的风格。这许许多多的时尚与美就流转在我们的世界里摇曳生姿,装点了我们的历史和时光。

  作为一个女孩子,我最喜欢的还是汉服。正如纪录片中所说,汉服不来就是多样化的,本来就分为便服、常服和礼服,故而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现代的日常生活需要。而它本生或翩跹或精致的感觉又分外迷人,它的翩跹不是在万花丛中的翩跹,而是在漫漫长河里的徜徉;它的精致也不是精雕细琢的精致,而是古典气质的沉淀。它没有定型的气质,它是多变的,但无论是刚毅果断还是柔媚奢华都散发这一种如诗的礼教之风。

  这一集的纪录片的主题大概更偏向于改革开放后传统服饰的传承,但是在我眼里看到更多的却还是那些久经风霜却异常美妙的款款经典服饰在我们的时代里流转,终究成为永远的时尚。

  布衣中国观后感 篇4

  不管是棉花还是蚕蛹,羊皮还是牦牛细绒,在工业化不断刷新人类社会的今天,我们赖以生存的温暖仍然离不开手工,离不开自然。“我们从一株植物,或是一匹动物中获取浑然天成的制衣材料。

  这是一种索取,也是一种给予。”抚摸着身上穿着的衣服,我们心中应有一种虔诚,那是对温暖的感激,对辛勤劳动者的敬佩,对生生不息大地的珍惜。《浑然天成》中,一个故事,一种布衣,也是一个“布衣”:新疆采棉、海南黎锦、浙江响云纱、湖州蚕丝衣、青藏牦牛绒。纪录片用诗意化的镜头,通过对田地、山野、晾晒场、蚕房、草原的俯拍,展现了衣料制作的全景,为衣料产生的环境氛围晕染上了浓重的中国风;用特写镜头描绘匠人脸上憨厚而宁静的表情,既客观地呈现了劳动者们踏实敬业、朴实认真的形象,又带有一定感情色彩地,将对这群劳动人民的敬佩与赞扬,一帧一帧,刻进了画面里。农民与工人共同组成了我国的基层阶级,衣料的'制成与他们息息相关,每一件衣服,都来自这些淳朴、厚实的双手,一丝一缕中,织出了中国人的温暖,延续了宗族的传统。然而也不是所有的制衣者都能消费得起自己缝纫的衣服,节目通过叶尚青的故事揭示了部分服装工人面临的窘境。这种尴尬,既来自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又来自跟不上脚步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我们歌颂勤劳可贵,但最辛勤的一部分人、创造了实实在在财富的人,却不能分得更多一点的蛋糕。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让这些尴尬的劳动者面对生活压力倍感疲惫,政府如何正确引导,如何给予这些人和家庭基本的安全感,是织出“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不管是工人经验,还是家族传承,不同的“布衣”,不同的布衣,都是中国服装史上的一针一线。这种积累,织出了中华服装文化的繁锦。而在这幅锦绣千里图的脚下,是九百六十万平凡千米的土地,孕育了生命,给予了温暖。抚摸着身上穿着的衣服,我们心中应有一种虔诚,那是对温暖的感激,对辛勤劳动者的敬佩,对生生不息大地的珍惜。

  布衣中国观后感 篇5

  我们在丝丝缕缕下点点滴滴的生活,这部纪录片与其说是在讲我们身上的丝丝缕缕,不如说是在讲我们关于身上丝丝缕缕的点点滴滴。

  纪录片里讲我们用各种各样的天然材料做出我们的布衣,但我觉得这更是一个我们在穿衣织布中浑然天成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仅是浑然天成的天然材料塑造了我们的布衣,也不仅仅是浑然天成的布衣塑造了我们的传统生活,而是我们浑然天成的生活发展塑造了我们的布衣世界。

  纪录片中每一种服饰制作都是一类人的生活。坐长途火车到新疆采棉的河南女子,父亲早丧,兄长外出打工,姊妹辍学,她千里迢迢,在棉田里呆十几个小时,为自己学会双手釆棉而开心不以;外嫁海南的女子,向婆婆学习黎锦的织法,只为给女儿织人生第一件黎锦裙,传承是所有人的传承,与血统无关,与地域无关;外出打工的制作皮衣的夫妻一天经手那么多皮衣,过年回家却买不起一件皮衣,遍身罗琦者,不是养蚕人;美国与西藏的混血女孩利用耗牛毛打开奢侈品的大门,造福一方,最终留在那个贫瘠而美丽的地方……

  我们带着布衣的繁华和褴褛,带着浑然天成的悲欢离合,仿佛在织我们自己的一块布,上面涂满自己和别人的故事传说,五颜六色,或模糊,或清晰,经过多次的工序,在空中一股脑的飘荡。

  这个纪录片讲述的大概就是关于布衣的布衣门的故事。

  布衣中国观后感 篇6

  从古代开始,我们就懂得向自然索取色彩斑斓,从视觉上丰满我们的花花世界。红橙黄绿蓝靛紫,我们就像是小孩子那样不停的追逐色彩斑斓的乐趣。

  有那么一个时候,我们不满足于彩色泡泡一般的世界变化,开始追逐色彩的自由,描摹自己的色彩来点染我们的世界。于是我们开始挥洒身上的画卷。那一刻,我们或泼墨或白描,或织锦刺绣,慢慢晕出大朵牡丹翠绿烟纱碧霞罗,粉色水仙散花绿叶裙,金丝薄烟翠绿,玫瑰紫缎子水红锦袄,金边琵琶襟外袄,粉霞锦绶藕丝缎裙……衬托出或妖娆妩媚或威武霸气,或雍容华贵或朴素淡雅的气质。

  因为色彩所以出彩的人类曾经一度限制自己同胞的服饰颜色,把服饰颜色作为自己身份的象征。但是即使限制,我们也可以在桎梏里蹁跹,因为我们从未改变我们内心的对于五彩斑斓的追求。

  在不久的今天,我们终于获得了颜色的再一次自由,我们再一次用我们的向往泼洒着恣意的风华绝代。蓝粉、草绿、奶奶灰、姨妈红……我们把色彩的表达发挥到了极致,犹唐宋诗词的精妙绝伦,于其他时代更胜一筹。

  我们色彩斑斓因我们的追求而活色生香。无论是什么时候,那个时代,我们都以最执着的追求让我们的服饰最终坎坷出色。

【布衣中国观后感(通用6篇)】相关文章:

元曲精选:拨不断·布衣中12-09

2022《花开中国》观后感03-12

感动中国影片观后感01-13

中国励志电影观后感04-16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300字(通用6篇)03-22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个人感悟范文(通用116篇)03-31

2021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通用9篇)03-05

2022《冬奥中国年》节目观后感(通用11篇)01-29

观冬奥中国年节目观后感(通用12篇)01-29

2022央视《冬奥中国年》观后感(通用16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