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

时间:2021-03-31 19:03:2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

  导语:日前,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在央视播出,获得了观众的一致点赞。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朗读者》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

  《朗读者》第四期主要内容: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多么富有诗意的朋友之间的礼物。孩子是上天给父母的礼物,回忆是时间馈赠给每一个人的礼物,世间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

  朗读者:倪萍

  为什么主持1999年的春晚让倪萍非常痛苦

  又是什么让倪萍离开了她热爱的主持事业

  主持了几十年的节目

  重回舞台又是什么让她打起了退堂鼓

  面对质疑,她沉着应对

  她坚持做一个真性情的人

  在《朗读者》的舞台上

  她笑谈,老倪又来了

  几十年的主持生涯她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

  是给观众最好的礼物

  朗读者:单霁翔

  他自称是故宫博物院的看门人

  5个月,踏破布鞋20多双

  他走完了故宫九千多间房间

  600年只有两个人做到了

  他就是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你绝对想不到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藏品有多么惊人的数目

  他自豪的说故宫里的东西都是干净的

  他说故宫不仅仅是一座文化的殿堂

  更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片文化的绿洲

  朗读者:赵蕊蕊

  风雨中坚强的玫瑰

  她曾抱怨过上帝的不公

  又是什么让她拥有了坚持的勇气

  训练的伤痛没有将她打倒

  奥运梦想是她前进的动力

  卸下奥运冠军的光环

  是写作让她回归了生活的平静

  而那些磨砺心志的经历

  何尝不是生命的礼物

  她把青春献给了排球

  赵蕊蕊用实际行动告诉你

  什么是女排精神!

  朗读者:李亚鹏

  女儿是上天给我最好的礼物

  他曾经是一位青春偶像

  现在他是嫣然天使基金会的创始人

  女儿在情人节送给了他什么礼物

  让他倍感幸福?

  女儿的生日贺卡又写了什么

  让李亚鹏感到不好意思?

  他告诉女儿

  上帝给了你这伤痕

  我要让这伤痕成为你的荣耀

  朗读者:胡玮炜

  唤醒了人们心中的“单车情节”

  做了十年的记者

  为什么胡玮炜产生了摩拜单车的创意

  她又有怎样的“单车情节”呢?

  摩拜单车是胡玮炜送给这个城市的一个礼物

  似乎在无形当中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

  这个城市好像节奏太快

  偶尔骑一次自行车,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

  想想也挺美好的

  朗读者:赵家和

  他是第一位无法来到现场的嘉宾

  当他得知自己肺癌晚期的时候

  他决定捐出毕生的积蓄

  死后又将遗体捐献了出去

  清华老教授用什么办法攒下这么多积蓄?

  又是什么事情让他的女儿觉得父亲很伟大?

  虽然他无法来到现场

  但他的信仰

  他的仁爱之心影响了在场的所有人

  他燃尽了自己,了无遗憾

  他的精神,烛照世界,永不熄灭

  董卿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1】

  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读者》的第一次"遇见".就像董卿阿姨在节目开始的时候说的那样,有时候,就算遇见也没有什么印象,有的"遇见"却会从此改变我们的生命。这改变生命的"遇见",濮存昕就经历过。他小时候是一个残疾孩子,被同学们嫌弃,体育课上跑步的时候,也没人愿意和他一组。同学们甚至还给他起了个绰号——"濮瘸子".我想,那时候的他心中肯定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幸运的是,他遇见了荣国威荣大夫,荣大夫为他做了整形手术,那是他生命中的转折点,他从此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了!可以跑、可以跳了!这对荣大夫来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手术,是他做的许许多多手术中的一个,也许他对此毫无印象。但对濮存昕来说,这是他生活中最美的"遇见".他朗诵了老舍散文《宗月大师》节选,内容讲的是老舍对曾经将自己领进学堂的刘大叔的感恩之情。我想:我也会对帮助过我的人心存感激。

  还有蒋励,他和他的三个同事都曾担任过"无国界医生",在战乱和灾难中救死扶伤,平均每天接受四十个新生婴儿,在工作中,他们随时"遇见"生死。《答案在风中飘扬》让我们明白平静的生活多么值得珍惜。柳传志"遇见"失败,许渊冲"遇见"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

  遇见,是多么美好,愿我们一生中,都拥有无数次美好的"遇见".

  董卿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2】

  曾是节目《艺术人生》导演之一的刘欣,在央视工作了11年,他一直在文化类节目领域深耕。“我一直希望把这个时代值得记录的东西传递下来。”带着这样的念头,刘欣以总导演的身份策划了《朗读者》这样一档节目。

  对于《朗读者》的走红,刘欣并不感到意外,在他看来,“节目为观众打开了斑斓丰富的情感世界,情感是人类共通的,它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随着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升级,文化类综艺确实迎来了“突围”的时机。刘欣认为,“吃腻了火锅的观众,面对突然端来的一盘豌豆芽,会觉得是一种调剂和补充”。

  一档节目的成功,离不开背后充分的准备。董卿首次担任制片人,邀请了铁凝、王蒙、余秋雨、冯骥才担任文学顾问。节目从酝酿到完成,耗时整整1年,这在讲究“速成”的综艺领域算是很长的筹备时间了。

  在《朗读者》另一位导演田梅眼里,董卿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每次的台本,都是他们凌晨4点收工,接着早上9点开工,反复打磨出来的。田梅还称,在节目制作时,董卿“不愿顺应市场,而是跟着自己的心走”。作为一档文字承载情感的节目,《朗读者》的气氛相对安静,节奏更为舒缓,且在舞台设计上董卿坚持拒绝“晚会范儿”,理由是不想让外在的修饰盖过内容本身。

  两位总导演刘欣、田梅认为,“真诚”是《朗读者》最大的特点,“现在的.节目真的太多了,你真不真诚,观众一眼就看出来了”。而这样的态度,也能以“非市场化手段”打动嘉宾。当下,艺人参加真人秀综艺的片酬水涨船高是公认的事实,但田梅称,《朗读者》在邀请嘉宾时更多是靠情怀而非其他,“更何况,很多人是花钱都请不来的。有一些我们特别想邀请的嘉宾,比如马云,我们为请他铺垫很久了,马云很愿意过来。”

  董卿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3】

  每一期,节目都有如“遇见”“选择”等主题,选择合适的朗读者并匹配好内容是引发共鸣的保障。从效果看,《朗读者》有好反响,或许和找到了不少有阅历和感染力的嘉宾有关。

  徐静蕾和已过世的奶奶有着割不断的感情,当她朗读史铁生《奶奶的星星》的片段时,很多观众落泪;“世界小姐”张梓琳朗读了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献给自己10个月大的女儿,她那“愿女儿每天睡到自然醒”的期许打动荧屏前的无数妈妈……

  在《朗读者》策划之初,节目组就意识到单纯依靠专业朗读这样“曲高和寡”的方式来吸引大众显然行不通。他们寻找到的高而不“冷”的表现语言,拿刘欣的话来说,是“以文字为介质,以情感为窗口”。把文字和人背后的故事串联起来,那些原本看上去深奥的文字,自然就拥有了柔软的质地。

  而文化大咖、商业精英之外,平凡如你我的“素人”的加盟。这也让节目区别于常规的朗诵类节目。“素人”嘉宾杨乃斌在第二期亮相,儿时他就失去了部分听力,在妈妈的陪伴下走过了小学、初中甚至大学。从朗读优劣的角度看,杨乃斌在朗读冰心的《不为什么》过程中吐字并不标准,但导演田梅以此为例对南方日报记者说,之所以杨乃斌能站在舞台上,正因节目更在意嘉宾能否通过他精彩的故事绽放自己,而不是强调朗读的技巧。

  有时候,节目组也会碰到让他们都觉得意外的嘉宾。如第一期的翻译家许渊冲,邀请他时更多考虑的是他的成就值得书写,但到了录制现场,老人家内心深处的某种情绪被激发了出来,他的激情四射触动了观众的泪腺。“这是我们事先没料到的,这样的嘉宾,对一档节目来说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田梅感慨。

【《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相关文章:

央视《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03-22

cctv《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03-20

朗读者第四期礼物观后感03-20

央视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03-18

关于《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11-11

观看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03-25

《朗读者》第四期礼物观后感201703-22

《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600字03-20

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600字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