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语文课堂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7-09-19  编辑:沈舒文 手机版

  我们的现代化教学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面对整个信息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呈现在面前,使许多人的理想能够很快实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2016年语文课堂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1】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当今较为成熟的视听技术和传播科学正在被广泛地应用在教学中,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迅猛的发展速度,强劲的渗透能力,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教育面临着重大的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必然走向与课程整合的阶段。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意义

  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将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中小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视听技术和传播科学被应用在教学中,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迅猛的发展速度,强劲的渗透能力,给传统教育带来了重大的根本性的变革,它对实施教学目标,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加快教改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崭新的教育平台,为语文教学创建了良好的教育时空:

  ⒈ 教学内容不再是结论而是问题。根据语文学科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由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⒉ 教学过程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探究。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它的网络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

  ⒊ 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一间教室而是畅游于网络。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养成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习惯。

  语文学科的丰富信息都是以文字作为载体进行传播的,有时候会让人觉得缺乏直观感受;而多媒体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这正好弥补了语文学科的弱点,将单一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多元化的各种媒体信息。

  语文教学内容可以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其实这三个板块具有一个共同特点:交流。信息技术的活动也具有交互性,如: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⒋ 教学结果不是传统的结论而是创新的意识。网络只是环境,探究只是手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于上述的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现代语文教学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述信息技术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的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探究。

  ⒌ 其他如共享、动态、超媒体、开放性等信息技术的特性也必将为未来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教育平台,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语文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特点

  正是因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永远开放的;传播媒介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这就决定了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是: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学生学习的松散性、不确定性和难控制性。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就是我们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时应该认真思考的。

  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作为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⒈ 教材多媒化:教材多媒化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变成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例如有一个关于英语词汇的儿童多媒体学习软件,有一幅画面把常用的动作名词和图片汇编在一起,当你选择chase (追逐)一词,电脑会用声音告诉你“追逐”就是在某人或某物后面run(奔跑)的意思,如果你还想知道奔跑的确切含义,你再在run上面点一下,电脑又会呈现关于run的声音解说和动画。在这样的多媒体学习材料中,各画面之间好像有无形的链条互相串联,这种无形的链条被称为超链,这种带超链的多媒体又称为超媒体。俗话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但有了超媒体“电子书”,活人读死书的时代将一去不返,因为多媒体教材本身就是活的书。如何把“活书”设计好?如何把“活书”学好?这是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和学生面临的新问题。

  ⒉ 资源全球化:利用网络,特别是Internet,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网上的教育资源有许多类型,包括教育网站、电子书刊、邪气图书馆、虚拟软件库、新闻组等。语文学科信息含量丰富,它可以承载各学科的信息,这正好与网络信息资源的海量化相适应,只要有过“触网”经验的人恐怕就会对“信息爆炸”这个词有最深刻的体会了。但是,对于我国教育来说,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网上中文信息资源的严重不足。开发网上教育资源,不但是教育部门的任务,也是社会各部门以及知识者的义务。

  ⒊ 教学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为了做到这一点,学生个性的测定,特别是认知方式的检测,将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课题。

  ⒋ 学习自主化:由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向。事实上,超文本/超媒体之类的电子教材已经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⒌ 任务合作化: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其形式包括通过计算机合作(网上合作学习);在计算机面前合作(如小组作业);与计算机合作(计算机扮演学生同伴角色)。

  ⒍ 环境虚拟化:教育环境虚拟化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空间时间的限制,这是电子网络化教育的重要特征。现在已经涌现出一系列虚拟化的教育环境,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虚拟学社、虚拟图书馆等,由此带来的必然是虚拟教育。虚拟教育可分为校内模式和校外模式。校内模式是利用局城网开展网上教育,校外模式是指利用广域网进行远程教育。在许多建设了校园网的学校,如果能够充分开发网络的虚拟教育功能,就可以做到虚拟教育与实在教育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贯通,这是未来信息化学校的发展方向。

  ⒎ 管理自动化:我们熟知的计算机管理教学(CMI)包括计算机化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最近的发展趋向是在网络上建立电子学生档案,其中包含学生电子作品、学习活动记录、学习评价信息等。利用电子学生档案可以支持教学评价的改革,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需要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动态的,可根据具体内容灵活变动时间跨度和环节,并不意味着某一节课一定要具备所有环节。

  三、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具体案例

  在语文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反对用网络进行语文教学的观点,认为这样不是语文课而是电脑课,认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无法在网络教学中得以完成,或者不借助网络也能完成。这里,笔者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来谈谈这个问题。

  《故乡》是鲁迅先生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它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主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内容也就围绕分析人物、领略主题思想进行。同时,鉴于初中阶段所学的鲁迅的小说全部来自于《呐喊》,初三的学生对《呐喊》中的小说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所以引导学生对《呐喊》进行研究性阅读。整个网络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两步进行。

  ⒈ 常规教学阶段

  小说,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因为它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针对这一特点,在上课伊始,首先让学生欣赏教师利用flash制作的课文朗诵,此课件由教师在网上搜集大量能表现老绍兴特点的古画、摄影等图片,以及根据鲁迅小说改编的电影片段,结合课文配套朗诵带、《虚籁》(刘天华作)乐曲制作而成。创设出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丰富的外部刺激。

  在听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划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课文,在关键语句上设置“鼠标滑过变色”的特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来深入探讨小说中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通过分析典型的人物,帮助学生理解小说深刻的主题思想。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小说主题的不同理解,并且推荐相关的评论文章,再指导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发表在教师搭建的论坛上,以便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习。

  ⒉ 研究性阅读阶段

  在进行研究之前,我在班级内发起了一个签名活动,内容包括“曾经读过(或部分读过)鲁迅的《呐喊》”、“家中有电脑”、“会制作PowerPoint课件”、“会制作网页”。设计这样一个签名活动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加科学的分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手中的签名找到自己的技术支持。同时为了能够更有效的进行研究,我事先给出了几道研究题:

  ⑴鲁迅是怎样走上文学道路的?

  ⑵鲁迅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开始创作《呐喊》的?

  ⑶鲁迅为什么用“呐喊”作为小说集的名字?

  ⑷在《呐喊》塑造的众多人物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请简要谈谈这个人物。

  为了避免学生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浪费过多的时间,我给他们推荐了一些关于鲁迅研究和网页图库的网站。在简单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上网搜寻资料,如何展示学习结果)后,学生通过上网搜寻资料解决问题,得出研究成果,交流、发布学习结果。时间持续三周,在学生分学习小组进行研究的这段日子里,每个组长都要负责填写一个表格。表格详细记录了每个组员承担的研究任务,也记录了小组工作的进度。最后每个小组将研究结果制成网页或者演示文稿,通过电子邮件传给教师链接到本课的教学站点上。

  课堂上,首先从同学们对《呐喊》主题的不同认识导入。接着留出一段时间,各小组可以自由点击其他小组的研究作品进行交流学习,对研究的四个问题进一步加深认识。然后学生之间交流对这四个问题的认识。这四个问题本来就没有统一的答案,只求能够激发学生的研读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写出这次研究性学习的心得或他们对《呐喊》研究的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式进行研究性阅读之前,教师应首先草拟一个“单元作品集”,内容包括单元学习计划、给学生作范例用的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和学生网站及相应的评价量规、支持单元计划实施的教师多媒体演示文稿或网站、单元的实施计划表和其他管理文档等。应该说这是一个融教学思想、学科知识、教育技术与于一体的信息产品。

  结合本次教学实例,笔者以为,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并与广泛的社区相联系的学习环境,可有效地改进对课程的教学,实现下述目标:

  ①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②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获取、选择、传送、加工和利用等信息素养;

  ③促进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体会和反思

  在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受到观念的冲击、技术的阻碍,体验着探索的艰辛和创造的快乐,引发的思考是广泛而深入的,现择其要点言之:

  ⒈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革命的支柱。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老师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就是揭示内含于信息技术中的新观念并使其彰显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近一二十年来的教学改革中,语文教学改革无疑是地区最广泛、形式最多样的,其中也不乏影响颇大、在省乃至全国推广的成果,然而,最为人诟病,受到“炮击”最猛烈的也恰恰是语文教学。原因在于,以往的教学改革往往注重的是教法的改革,而“教无定法”决定了由一名或一群具有特定个性的教师针对一群特定个性的学生实行的教法未必适合所有的教师、所有的学生,这种教法的推广应是违反教育的强烈的个别化原则的,亦与个性愈加丰富、张扬的时代精神不符。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应局限在“媒体论”的阶段,不能成为教师“机灌”的工具,应该认识到它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最佳环境,对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育观念甚至是教育体制产生深刻的变革。

  ⒉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强调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做法,是国际上一些比较发达国家十几年前的做法,这些国家现在已经不再需要开设这样的课程了,而是把计算机很自然地作为一种手段运用到课堂中、运用到学习中。信息技术发展到最佳阶段,应该是不再开设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而是很自然地融在教师的意识里,通过教师的教学体现出来。

  由此可见,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对教材、教法、学生的把握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一贯强调的,这一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新特性、教法的变革等。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无法想象一个自身的信息素养不过关的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此外,教师在美术、音乐等方面亦应有不俗的修养。

  ⒊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二者的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由信息的单一化到多元化,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部分学生极易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水平的两极分化。所以,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⒋ 信息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信息技术教育不应停留在单独开设的信息技术教育课上,而应有机地融合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去。在未来社会中,获取、选择、加工信息也将成为语文的一项基本能力。

  ⒌ 当前环境下,在课程整合的进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

  整合的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也是课程整合的一个难点,涉及到教学领域中很多复杂的深层次问题。教学资源开发、师资水平、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都有可能成为影响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重要因素。

  但目前看来,进行课程整合的瓶颈是教学资源。教育资源虽然很丰富,但从教与学的角度来讲,真正从学习规律的角度去设计的课件却不多,而且大多的课件是在低水平地重复建设。笔者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以前拍《家兔解剖》的教学片,这个省拍,那个省也拍,光家兔就被解剖掉30多个。而实际上,只要一个省拍了,别的省拿来用就可以了。反映到课件的制作上也是如此,如果某些学校或软件开发公司已经开发了一些比较实用的课件或是很好用的软件,就不必再要求学科教师重复制作课件了,他们只需要在这些课件里加入一些个性化的东西,而保持一些共性的东西就可以了,这样即节省时间又节省经费。

  其他如师生之间课堂上的直接交流仍需加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失控;资源的大量、多样化容易掩盖分析思考过程;一些基础知识容易被忽略等;也是在进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极有必要引起大家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希腊神话里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天神普洛米修斯为了使人类不在黑暗中无尽的徘徊,偷了天火的火种送给人类。如果把教育的作用比作像普洛米修斯盗取火种,给人间送来了光明,那么,教学改革则好比把取火的本领传授给人们,让他们从此彻底远离黑暗。我相信,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一定能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出一条新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出一片光明的新天地。

  【2016年语文课堂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2】

  这次网培学习过程中,虽然学习的时间不长,但是培训活动给我带来的收获却是无限的.

  一、参加研修带来的收获

  1.在这次专题的学习中,我认真学习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自己的心得.不断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在学习中成长自我.

  2.这次研修解决了我在教学中的许多困惑.比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

  3.这次研修提升了我的教学水平.以前,在教学中,我由于教学时间紧张,对课堂中的细点问题总是采用“大概式”的处理方式,通过这次研修,看到名师的经典课例使我认识到处理课堂中的细点问题的重要性.

  二、参加研修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1.对于一节“好课”的思考.什么是一节好课呢?通过研修,在我看来,只要有敬业精神的课,只要有提高的课都均可称之为“好课”.

  2.对于创新教研方式的思考.教研是教学研究的简称,重“教”轻“研”不称之为教研.反思过去的教学与思想,我要坚持过去的好的优良的传统,一改过去的不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尽力做好以后的教学教育工作.

  3.这次研修使我从其他的学员身上学到了很多.他们的好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努力研修,认真思考.我对他们非常钦佩,在他们身上我认识到我的不足,我就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弥补自己的不足.

  4.通过此次研修,我认识到做为一个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我的知识和教学理念,我才能胜任教师这一角色.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小学高级教师的教学展示,通过理论学习,教学观摩,这些天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带着一颗好奇心和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课堂.课堂上,专家们精彩的讲座一次次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听了教授的讲座,我进一步体会到了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性.知道教师组织活动的能力对于课堂参与式教学的意义,在教学中,多创造互动机会,让学生与学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授的“语言学与小学语文教育”强调了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语言艺术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视,因为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需要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他们,带有趣味性的语言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就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教师要将自己的课堂语言“说准、说清、说精、说好”.听了教授的讲座“美育与小学语文教育”,让自己一颗困顿的心顿时恍然大悟,激发了我探索语文教育中美育因素的兴趣,同时听教授的讲座,也是在享受一种美.教授主讲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为我点亮了儿童文学的起航灯,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儿童文学的趣味性,感受颇深.听了教授的讲座“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有效教学策略”,让我对小学各学段阅读与习作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有效教学策略有了更多的认识,为自己理清了各学段的教学思路.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实用信息技术”的培训,我明白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性,学会了制作简单的ppt课件及如何在课件中加入影片、动画等.通过教授的指导,我对新课程小学语文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对备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说课、评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许多困惑寻找到了答案.

  在培训中无论是每一次的听课学习,还是听专家的课堂教学展示,都让我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我异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案例和资源,让我从自身出发寻找差距,反复的琢磨和钻研,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对我来说,短短几十天的骨干教师培训,不论从理论还是教学上,都是一个让我锻炼和进步的有效良机.在交流过程中,我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聆听感言,交流自己的心得.从每一次的观摩学习中,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艺都能有一次革新和飞跃,让我对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我很幸运地参加了这次教师在线研修学习,观看专家与老师讲座的视频: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更加贴近了课堂;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哪些细节需要扬弃,哪些地方需要改正.特别是在语文作业布置、批改上我有更深刻的认识.我认真完成自己的作业,研修日记,阅读了大量的文章,深刻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次培训,受益良多.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去引导、组织学生,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他们的主体性;课堂该是鼓舞人心的: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清晰的尊严感,能使学生找到自信.要改变只灌输知识,只注重知识传授、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在评价手段上,要打破原来传统教学的只重分数的终结性评价,要把形成性评价作为平时检查、督促、鼓励和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激励机制.

  教书是为了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书和育人是一致的.我们所说的育人是包括知识的传授,品德的形成,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全面的培养一代新人.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书的过程就是全面育人的过程.教师作为学生的启蒙者和引路人,与学生接触频繁,关系密切,必然造成他们仿效的主要对象.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烙印和影响将在他们身上长期滞留,甚至一辈子都难抹去,这也说明教师的言行决非个人私事,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

  这次培训,为我打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为我提供了一个提高的机会,一个充实自我的机会.让我感受到学习的路还很长,但我对教育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虽然培训已经结束,但终身的学习还在继续.这次培训,就像冬日里一抹浓浓的绿意,带给我无限希望.同时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的收获的非常多,它大大提高了我对于课改的认识.对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必定有很大的帮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处处以身示范,积极主动承担各种教学任务,与学校其它教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更多热门心得体会推荐:

1.浅谈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2.2016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

3.2016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

4.2016信息技术应用教学体验心得体会

5.

6.2016年教学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

7.2016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8.2016年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体会

9.2016年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

10.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

精彩抢先看New  Top

  • 12017参加湖南青马培训学习心得
  • 22017湖南青马培训学习心得
  • 3
  • 4学习苏荣造绿工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 52017观看苏荣造绿工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
  • 62017苏荣造绿工程警示教育片观看心得体
  • 7关于苏荣造绿工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 82017苏荣造绿工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最热文章榜Hot  Top

  • 1学习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心得体会
  • 2两学一做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心得
  • 3讲看齐见行动讨论心得体会
  • 4大学思修课学习心得体会
  • 5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心得体会
  • 6发挥党员作用勇于担当作为心得体会
  • 7关于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心得体会
  • 8讲看齐见行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