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7-08-15  编辑:沈舒文 手机版

  大学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备军,应该发挥知识技能的优势,为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民群众服务,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

  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经历过痛苦的雕琢,怎能有一颗坚毅勇敢的内心?没有经历过挫折的锤炼,怎能承担起时代的赋予的重任!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这正是依据永恒的真理,而这次“三下乡”就好比是一场战役,给了我们人生中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磨练。

  骄阳似火的七月,当同学们还沉静在紧张的期末备考中时,“三下乡”的钟声在我院已经敲响。 7月2日,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经过长达5个多小时的“跋山涉水”,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小镇——七星镇。

  当地的政府和村委热情地迎接了我们,为我们安排相关人员带路,还向我们讲述了当地的大致情况。第二天,环化学院的向书记和张老师来到了我们的下乡地点,对队员们进行关心,通过这次向书记对大家的慰问和交谈,让我们明确了“三下乡”的目的和意义,鼓舞了我们的勇气,激励了我们的斗志,也让我们对此行的意义和活动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7月3日早晨,村里各个队的队长带领我们对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进行了慰问。虽然那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是他们也每天开开心心地面对生活,他们,小小的心中也承载着大大的梦想。有的人说希望可以平安、幸福,有的人说可以生活得越来越好,还有的同学说希望自己今后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他们的梦想虽然渺小,不值一提。但是,梦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了梦想,人生就没有了方向,他们,都很努力地去碰撞出梦想的火花,这样才能绽放出更多的光芒。接着我们找到了镇上的一些孤寡老人,老人们的儿女常年在外打工,但讲到他们过年时会回家时,脸上露出的是幸福的微笑。天底下有哪位父母不想念自己的儿女呢?我们知道小孩子渴望父母的呵护,老年人渴望子女的关心、照顾、理解。所以子女们得常回家看看啊。

  7月4日,我们顶着炎炎的烈日,去参观了猪场和鸡场,即使太阳大得让人睁不开眼睛,但是同学们仍然没有一个人掉队,都在坚持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大家都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这不仅仅是考验我们的耐力,更考验我们的毅力。“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呢?

  这几天,我们关爱了留守儿童、看望了空巢老人、学习了企业文化……那里人民的淳朴,厚实,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美好。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与热闹,却有一番别样的宁静,它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有一片新视野,为我们探寻农村的新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裴斯泰洛齐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这说明智慧与实践永远是分不开的,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真理,也能培养能力,弥补不足。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使我有了一个验证自我的机会,使我无论在能力上或是在心灵上都有了一次大的飞跃,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经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重新认识了农村,重新认识了自己。这次活动也把我从理想社会拉回了现实,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各种不足,包括知识储备,涉世经验等等,同时给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促使我不断发展这些方面,以利于我以后走向社会。同时作为一名大学本科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不可避免的落在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上,我们必将身体力行,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

  “三下乡”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人生的道理,也给我们留下了满满的回忆,即使三下乡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但我仍然忘不了——忘不了那漫山遍野的玉米,忘不了那随风而动的悠悠清香草;忘不了田间垅上无处不氤氲着的迷人绿意;也忘不了农村留守儿那天真稚气的笑容,忘不了敬老院老人们那刻满风霜的脸和仁慈爱怜的眼神;更忘不了风雨中我们一起相互扶持,相互依赖,相视而笑。而这一切的一切,将被永远的珍藏在我们的似水年华中。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2】

  7月21日,机械工程学院“隆回县楼背村扶贫帮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孟凡胜、张艳霞和卿丁南的带领下,继续展开“支教”和“经济调研”工作,并对胜利小学进行了物资捐赠活动。

  据楼背村胜利小学王校长介绍,胜利小学中大部分孩子家庭贫困,有些孩子是留守儿童,图书资源也相对匮乏,同学们平常缺乏相应的读物,精神文化生活枯燥,跟不上经济的发展步伐,在了解到孩子们这些困难的学习和生活境地后,一大批由湖南工学院“微爱”筑梦社爱心志愿者筹集的生活和学习物资今天被转送到学校,希望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同学,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通过前两天支教工作的火热开展以及村民交谈中无意的宣传,今天前来上课的同学已经增至113名。

  “经济调研”小组的同学则采用挨家挨户走访的形式,深入村民家中,了解并记录村民家庭经济情况,并进一步向村民进行“三农政策”相关知识的宣传。

  虽然天气炎热,环境艰苦,但队员们不辞辛劳,敢于挑战的精神品质在此得到了极大的发挥。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在队员们的团结互助下都一定能够加以克服,并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工作。7月21日,机械工程学院“隆回县楼背村扶贫帮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孟凡胜、张艳霞和卿丁南的带领下,继续展开“支教”和“经济调研”工作,并对胜利小学进行了物资捐赠活动。

  据楼背村胜利小学王校长介绍,胜利小学中大部分孩子家庭贫困,有些孩子是留守儿童,图书资源也相对匮乏,同学们平常缺乏相应的读物,精神文化生活枯燥,跟不上经济的发展步伐,在了解到孩子们这些困难的学习和生活境地后,一大批由湖南工学院“微爱”筑梦社爱心志愿者筹集的生活和学习物资今天被转送到学校,希望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同学,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通过前两天支教工作的火热开展以及村民交谈中无意的宣传,今天前来上课的同学已经增至113名。

  “经济调研”小组的同学则采用挨家挨户走访的形式,深入村民家中,了解并记录村民家庭经济情况,并进一步向村民进行“三农政策”相关知识的宣传。

  虽然天气炎热,环境艰苦,但队员们不辞辛劳,敢于挑战的精神品质在此得到了极大的发挥。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在队员们的团结互助下都一定能够加以克服,并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工作。


精彩抢先看New  Top

  • 12017参加湖南青马培训学习心得
  • 22017湖南青马培训学习心得
  • 32017湖南青马学习心得
  • 4学习苏荣造绿工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 52017观看苏荣造绿工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
  • 62017苏荣造绿工程警示教育片观看心得体
  • 7关于苏荣造绿工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 82017苏荣造绿工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最热文章榜Hot  Top

  • 1学习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心得体会
  • 2两学一做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心得
  • 3讲看齐见行动讨论心得体会
  • 4大学思修课学习心得体会
  • 5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心得体会
  • 6发挥党员作用勇于担当作为心得体会
  • 7关于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心得体会
  • 8讲看齐见行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