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2015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7-12-10  编辑:pinda 手机版

  教育实践活动注重与道德讲堂结合学,与日常会议结合,抓好党员分类阅读,上好一次党课。医院党政班子成员利用座谈会、意见箱、谈话、联系点、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工休座谈会、网站、书信等多种途径征求医院职工代表、中层、普通党员、社区居民、行风监督员的意见。党政班子围绕收集的意见建议,针对各自分管的领域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民主生活会仔细查找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向党员及职工代表通报民主生活会情况。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通过活动修订了一批制度。例如修订《行政查房制度》,探索“院领导和职能中层科室联系点制度”,完善党员积分制考核工作,落实入党积极分子集中推荐制度等。

  二、巩固文明单位创建成果

  2015年医院巩固“江苏省文明单位五连冠”创建成果,以创建“常熟市示范巾帼文明岗”、“苏州市文明示范窗口”等活动为载体,以创建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目标,把创建重点放在行风建设上,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社会形象,提高社会满意度。2015年度共收到锦旗、感谢信28件,上交红包42000元。继续开展分类培训:一是结合医院实际,对新职工开展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和优良传统教育讲座,并在《常熟日报》报道32篇,常熟电视台、电台报道9 次,常熟市卫生局卫生信息网投稿67篇。二是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洁行医教育,共开展“道德讲堂”4次,观看警示教育片2次,廉政教育2次。三是完善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制定了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细则,并建立300份个人档案。四是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1次,院部工休座谈会4次,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提出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五是开展了电话回访制度和第三方面满意度测评,定期征求病人意见。六是规范财务制度,狠抓价格管理。规范价格公示程序,建立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和医药费用查询制度、日费用清单制度。七是继续巩固无烟医院和平安医院创建成果,优化就医环境。八是继续开展党员、团员志愿服务。不断壮大医院志愿者队伍,完善志愿者组织规章制度,继续开展“文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在医院”等主题实践及结对共建活动。2015年共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0次。

  三、规范基础管理,质量安全持续改进

  1.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训练情况

  今年开展三轮次理论考试,一次操作考试。应参加465人次考试,实际458人次参加理论及操作考试,7人次旷考,合格247人次,不合格110人次,不及格6人次,参考率98.5%,合格率53.9%,及格率98.7%。三基考核采取理论知识与现场操作考核相结合,提高了考核的实效性。

  2.临床路径开展情况

  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落实的管理,本年度已有8个病种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入径病历29份,每季度组织病案管理委员会成员及专家组成员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科室。

  3.加强手术管理

  按照卫生部《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调整我院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完善我院的手术分级目录,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对手术科室医师实行动态管理。制定和完善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重点做好手术审批制度的落实、特殊病例手术的管理、非计划内再次手术的管理,手术并发症的讨论等方面工作确保手术安全。

  4.加强病案质量的管理

  组成医院病案质量控制委员会----质控中心-----科室质控员的三级质控网络。共检查运行病历547份,其中未修正病历20份;归档病历795份,其中不合格病历共26份,乙级以上病历合格率为97%;门诊病历1066份,不合格病历共73份,合格率为93%。

  5.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结合《2015年常熟市第五人民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修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抗菌药物办公室设在医务科。执行抗菌药物检查月度通报。截止12月底,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19.12%、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15.62%、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48.55 %、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58.63 、住院抗菌药物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25.98%。

  6.临床输血管理

  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输血质量,严格执行相关血液安全制度,做好输血不良反应的登记调查,成分输血率98.9%。

  7.积极推进常熟市病案质量控制中心工作

  组织全市民营医院运行病历、门诊病历调研一次、公立医疗机构归档病历检查1次、一级医疗机构运行病历、门诊病历调研一次,并负责对调研内容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上报卫生局医政科。四季度组织质控中心成员往南京鼓楼医院学习一次。组织承办了“苏州市病历书写持续改进培训班”。

  8.提高医疗投诉、纠纷处理效率

  今年我院医疗投诉及纠纷事件共19起,结案10起。 经医院医疗投诉领导小组及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分析评议,针对上述事件的性质分为:医疗技术原因2起,占20%;医患沟通原因4起,占40%;其他原因4起,占40%。

  四、强化优质护理,提升护理质量

  1.实施科学护理管理

  建立扁平化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并落实护理管理职责。注重培养护士长现场管理能力,加强对重点病人的管理。护士长参与技术操作带教及考核以提高和巩固自身业务技术能力。组织全院护士长沙龙,交流分享管理经验。重新修订护士分层级培训计划,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新入职护士、在职护士、护理管理人员和专科护理人员岗位培训。探索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建立科室目标管理,结合科室护理工作数量和质量,合理调配人员并与奖金挂钩,调动护士积极性。

  2.改善临床护理服务

  全院病房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进一步完善护理模式和工作流程。开展床旁护理,强化“日患者沟通制”。 与陪护公司签订合同,加强陪护管理,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手术室、门(急)诊也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改进护理服务,进一步规范术前访视流程、门(急)诊接诊流程以及门诊输液流程,加强护患沟通,体现人文关怀。 积极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将医院内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服务。配合院部开展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住院病人满意率达95%,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5%,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患者对健教知晓率达90%,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3.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2345
相关推荐

精彩抢先看New  Top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