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做个“坏”父母 教出好孩子》有感

时间:2021-04-04 14:07:4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做个“坏”父母 教出好孩子》有感

  《做个“坏”父母 教出好孩子》读后感

读《做个“坏”父母 教出好孩子》有感

  每个孩子的开始就如同一张白纸,需要大人们正确的引导。既要充分尊重他们,又要让他们懂得分辨是非。我们不仅不应该一味地去评价孩子的好坏,更不应该用世俗的标准来为孩子制造框架或打上标签。 真正优秀的父母,是需要同孩子一起不断学习和成长的。父母们首先要从内心接受自己“家长”的角色定位,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地承担起好家长、好父母的职责。 孩子的世界如同一张白纸,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 读完陈廷编著的这本《做个“坏”父母教出好孩子》,你就会发现,其实“坏”父母才是真正可爱的父母,“坏”父母们的教子之道,值得当下父母和老师借鉴。

  “坏”父母的“坏”与我们传统概念中的坏可谓大相径庭。“坏”父母懂得将孩子的幸福观融入于对孩子的教中:“坏”父母还能够不动声色地让孩子从“艰苦”中锻炼出成才的潜能:“坏”父母还很会偷懒,凡事都放手让孩子去干;“坏”父母还是个大孩子,喜欢突发奇想、异想天开,他们不会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甚至比孩子对梦想还要执著?

  用孩子的幸福观去教孩子P14

  惩罚,请三思

  在孩子漫长的成长道路上,父母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管教可以说是必须的。现在的父母,已经很少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了,相反,更多的父母对孩子也总是赞美居多。然而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该做到“奖惩分明”,所以面对孩子,怎样惩罚,什么样的惩罚适度,则非常值得讨论和深思。

  事实上,适度的惩罚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孩子懂得何为犯错,该怎样改错,但是过度的惩罚就可能成为“严教”一族,使孩子产生反抗情绪。一旦家长使用的惩罚手段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身体,还伤及了孩子的内心,那恐怕会造成无可弥补的后果。

  此外,不适度的惩罚还会给孩子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导致孩子形成一些错误的思想,相信下面的例子许多家长和孩子都深有体会:

  学校里有些班级常常出现这样的怪现象:第一节是班主任的课,课堂上总是静悄悄的.,很多学生甚至连大气儿也不敢出,专心听讲,表现得特别守纪律,而第二节是科任老师的课,情况就截然相反了,学生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大闹天宫, 表现出一副不是班主任的课,好不容易可以放松一下了的样子。

  试问,为什么学生如此害怕班主任呢?正是因为孩子们害怕惩罚,是不当或过度的惩罚让学生学会了依赖外界的刺激,没有了自己的主见。

  此外,我们在惩罚孩子的时候还会犯主观的失误,并且固执己见,往往只看到孩子的缺点,有时会把责任全强加在孩子身上。于是很多孩子只想到的是如何逃避责任,有的孩子渐渐养成了推卸责任的思维习惯。如许多孩子明明做了错事,却谎称是别人做的;或是很多孩子明知道做了错事,却假装什么也没发生过,故意隐瞒自己做过的一切,甚至欺骗父母。过度以及微小的事情所带来的惩罚令孩子完全失去了主观判断的能力,让他们无从分辨错误的大小和性质,只记得住犯了错就会受到惩罚,以至于不择手段地应对。

  说了这么多,那么究竟怎样的惩罚才合适呢?面对惩罚,我们又该如何三思而行呢?或许下面的例子能带给父母们一些启示:

  王女士的儿子调皮捣蛋得很,一次,他在前排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将几颗图钉放到了那位同学的凳子上,结果那位同学坐下时被扎了,疼得大叫,老师将此事告诉了王女士,王女士气得命儿子两天不许吃饭,在厨房站一夜。老师知道了王女士对儿子的惩罚举措后大为吃惊,赶紧劝王女士不要用这种方式惩罚孩子,太重了。可王女士却觉得儿子过于调皮,轻了根本记不住。于是老师便出主意让王女士的儿子每天负责接送那位受伤的同学上下学,过了没几天,王女士惊喜地发现了儿子的转变,儿子不但总是把那位同学的伤情挂在嘴边,嘘寒问暖,更把家中的创可贴、云南白药带到了学校去给那位同学治病,王女士由此感慨良多,可谓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们只懂得服从和赢得大人的欢心,而是要让孩子成长为成年人之时懂得承担责任,如果教育者一开始就能带头敢于承担责任,我想孩子也会慢慢学会负责任的品德、拥有宽阔的心胸。 其实,惩罚并不可怕,也并不是惩罚孩子就一定是错的,在西方,许多对孩子适当的惩罚方式就非常值得中国父母们借鉴。这些方式在许多中国父母们的眼中或许还有点儿另类,甚至颠覆了中国父母们思想中传统的“好父母”的评定标准,但正是这种“坏”父母的“坏招”,却有着与时俱进的优势。父母们以犯“坏”来惩罚孩子,其实归根结底也是为了达到深刻的教育目的,所以一些所谓 2

  的“坏招”反而更能有效地让孩子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且留下深刻的记忆。 如在大洋彼岸的新西兰,打孩子是违法的行为,因此当地的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作为一个顽皮孩子的母亲,贝尼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在公众场所犯的错误。有段时间,贝尼的儿子总喜欢往花园的鱼池里扔石子,每每儿子这样做,贝尼就会对儿子说:“你看看,你把小鱼砸痛了,把水池也弄乱了,水池都不漂亮了吧?”然后贝尼还会要求儿子把水池里他扔进去的石头捡出来。儿子并不是每次都那么听话,有时候也会不管不顾。这时贞尼一般不会强迫他去,反而会自己下去把石头捡出来给儿子看。如果正好碰上儿子闹着要跟他玩儿,贝尼就会借机教育孩子:“现在我要去捡石头,没时间陪你玩儿。”这样一说,儿子便会认识到他错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贝尼认为,孩子并非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父母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应该先教他学着约束自己。

  再如在美国,父母和老师常用所谓“计时隔离”的方式来“惩罚”一时不守规矩的孩子。比如孩子不听话就把他关进他的卧室,让他独自待上几分钟,其实跟我们国内的“面壁思过”大有异曲同工之妙。隔离时问过后,父母们准时把孩子叫出来,并借机进行教育,对督促其改正缺点大为有效。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这种教育方法都很有效,而且对孩子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因为孩子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和群体感,把犯了错的孩子单独隔离出来一小会儿,会使他们感到自己被区别对待了,并且也暗示他们:淘气是不为大家所接受的。而让淘气的孩子暂时离开,还可以大大缓解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紧张气氛,给孩子一个冷静的空间对错误的反思。

  总之,惩罚孩子,我们要三思而后行。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我们要了解他们的心理,不该一味地管教,更不该一味简单粗暴地惩罚,而是应该真心真诚地与他们合作,才能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