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爸爸爸读后感1500字

时间:2021-08-08 12:13:3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爸爸爸读后感1500字

  导语:《爸爸爸》作为寻根小说,它的美也在于楚文化中光怪陆离的情景,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爸爸爸》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爸爸爸读后感1500字

  爸爸爸读后感精选范文【1】

  听说一种“花咒”——后生看中了哪位女子,只要取她一根头发,系在门前一片树叶上,当微风轻拂的时候,口念咒语七十二遍,就能把那女子迷住,仁宝也试过,没有效果。

  听说他挨了打,后生们去问他,他总是否认,并且严肃地岔开话题:“这鬼地方,太保守了。”后生们不明白,保守是什么意思,于是新名词就更有价值,他也更有价值。

  不过众人觉得他穿着皮鞋壳子,总有沉思的表情,想必有些名堂。邀伴去犁田,倒树,干这一类庸俗的事,不敢叫他了。

  话份也是一个很含糊的概念,初到这里来的人许久还弄不明白。似乎有钱,有一门技术,有一把胡须,有一个很出息的儿子或女婿,就有了话份。后生们都以毕生精力来争取话份。有话份意味着有人来听你说话。

  “汽车算个卵”他说,“卧龙先生,造了木牛流马。只怪后人蠢了,就失传。”

  想来想去,觉得没有了卧龙先生,世道怕是要败了,这鸡头寨怕是要绝了。

  他捏着弯刀来的,要选一块好位置,砍出一个尖尖的树桩,坐桩而死,死得慷慨。他见过这样死去的人,前些年洞龙拐子就是一个,他咳痰,咳得不耐烦,就去死。死后人们发现树桩前的地皮都被十指抓得坑坑洼洼的,起了一层浮土,可见死得惨烈,死得好。载上了族谱。

  爸爸爸读后感精选范文【2】

  韩少功先生曾经在一篇《灵魂的声音》的随笔里这样谈到小说:“小说只意味着一种精神自由,为现代人提供和保护着精神的多种可能性空间。包括小说在内的文学能使人接近神。如此而已。”

  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韩少功的小说世界由寻根而开始,虚构出一个人性复杂、光怪陆离的文字空间。譬如在他的早期获奖小说《西望茅草地》里,作者就试图写出生活的复杂和人物的多面。当韩少功连续抛出《归去来》、《爸爸爸》、《女女女》等小说佳作时,一个成熟的作家站在了读者的面前。《爸爸爸》是叙述一个部落失败历史的寓言,是对失落的父性、阳性的呼唤,同时也是对“妈妈性”的咒骂,幽默中透露着苍凉。《女女女》则是对自然人性的呼唤,也是一次女性精神的探险,对读者来说也是一次毛骨悚然的旅行,是美“女”与怪“须”的双面运演。评论家吴亮认为:“韩少功这一时期的小说在当代是独步的,它的价值不用等到将来的追认。在两个世纪行将交替之际,韩少功的小说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当代的思想困境,它是前后无援的。”文学理论家刘再复则认为:“我相信,丙崽(《爸爸爸》的主人公)的名声还会愈来愈大。人们将会认识到,韩少功发现了丙崽,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发现。韩少功帮助我们发现了人性,发现了自己。”

  1985年开始,韩少功重构的小说世界包含两个层次:隐性的和显性的。显性层面奇奇怪怪扑朔迷离,难以把握。索解须深入到隐性的层次。在韩少功的世界里,显性有时表现为对隐性欲望、本能的掩饰,更多的时候则是被压抑的欲望、本能的变态化外显,这从一个角度解释了韩少功所塑形象为什么多为“畸人”。

  九十年代,韩少功由湖南来到海南岛,经过一系列的风风雨雨,在沉静后又推出了他的“幻想自叙体”小说,如《领袖之死》、《会心一笑》、《北门口预言》、《红苹果例外》、《鞋癖》、《真要出事》等。这些小说大致包含了三种故事:一、自传性的回忆录;二、混乱的城市体验;三、知青岁月的魔幻再现。韩少功在这样的写作中似乎已摆脱了“寻根”时的某种理想,开始以一种世俗化的情感来体验记忆体验生活体验过去,然而在神神鬼鬼的'叙述中又始终有一种智者理性的抗争。小说的语言从容自然,还杂夹着一丝的调侃,仿佛有一种看破世情的大彻大悟。而在小说《鼻血》、《余烬》等篇什里,韩少功以幻想重新裁剪了时间与空间,打通各种隔阂,让过去、现在和来世同时发生,让阴面与阳面穿透转换。这种幻想已到了入魔的程度———日常现实真实性沉沦了,迷失了,如庄子之梦蝶。

  在文学日益成为边缘化的进程中,韩少功在小说创作之外,又发表了大量的思想性随笔,这些思想随笔以其锐气与深刻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可能是随笔更能直观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吧。在这里随笔成为作者手中的武器,对现实进行发言。

  面对九十年代的文学,你无法不面对《马桥词典》。虽然更多的人的目光是关注作为事件的“马桥风波”。事实上,《马桥词典》是一本充满真正先锋精神和语言魅力的小说。正如书名所指出的那样,《马桥词典》以词语单元为基本架构,在它的401个页码中,150个词语,琐琐屑屑的,带着乡村气味,不断地向中心事件集中,向马桥———一座遥远的湖南村寨汇拢。一幅充满人性光辉和思想智慧的历史长卷就呈现在我们面前。《马桥词典》利用一个个词条组织历史,树碑立传,这显然是一个罕见的实验。不难想到,在词典与文学之间抛出一条连结的索道,这需要不拘成规的想像力。可以说《马桥词典》向我们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内心,同时也显示了小说的可能性。只可惜由于“马桥之争”,评论家及读者过多关注论争官司的结果,而忽略了小说的文学价值与艺术创新。这是传媒时代的特征,文学艺术显得无足轻重。

  作为一位小说家,智者之思的随笔写作对小说有多大的影响?急于对现实对社会发言,会不会损害小说的艺术性?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已经隐约地让我们看到文学本体的一次远离,小说还会是纯粹的小说吗?或者说,小说的形式还会像从前那样棱角分明吗?可能没有答案。但每一位小说家都必须面对。又或者如小说家阿城所说的那样:“一个民族自己的过去,是很容易被忘记的,也是不那么容易被忘记的。”

  爸爸爸读后感精选范文【3】

  “眼目无神,行动呆滞,畸形的脑袋倒很大,像个倒竖的青皮葫芦,以脑袋自居,装着古怪的物质。跑起来更费力,深一脚,浅一脚,找不到重心,靠头和上身倾才能划开步子,目光扛着眼睛尽量往上顶,才能看清方向。”这是丙崽的出场。比二愣子还不如,比段延庆还恐怖,貌似地外访者。反正是以怪胎。他给人印象深刻。

  《爸爸爸》一文颇费人解,主题颇多。丙崽的永远长不大,到老还是那样,似乎暗示着生命和时间的驻足,鸡头寨的人们也是那般(愚昧,原始)。诸如斩牛头占卜“打冤”的胜利与否,杀个男人加牛混着煮熟分给众人食,坐树桩死是一种君子的死法,凶悍的“打冤”死亡......悲中带喜的是仲满裁缝的儿子仁宝。 人物与事物的怪异可窥一斑。本文人物活动也不具确定性,如丙崽的父亲德龙的去向,再就是其母的去向或生死与否,丙崽在喝下毒草汁竟能幸免。本文最悲壮的莫过于鸡头寨的老弱病残在粮食紧缺的情况下,为了青壮年的繁衍,喝毒汁而死了。多么与古时西南地区的穴葬习俗(就是子女将年老的双亲安置在预先挖好的洞穴中并放几天的粮食,再封死洞口任其自生自灭。更令人心寒的是还有自杀用的石质楞,大多老人最终自杀而死。)都是为了后人,说一句老人是宝也不为过。我们曾经错过很多,听老一辈唠地主,唠鬼子,唠柴米油盐酱醋茶,亦是一种经历。新生命只能诞生在腥风血雨之中,在火的洗礼中,在腐殖质的基质中。

  读《爸爸爸》湖南民俗遗风一览无余。

【爸爸爸读后感1500字】相关文章:

《爸是乡巴佬》读后感01-05

07-17

12-17

11-19

幽爸12-29

爸的背10-27

爸!我爱你!09-21

奶爸日记01-16

奶爸日记08-07

爸,我错了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