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讲台上下的启蒙读后感

时间:2021-03-06 08:25:4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讲台上下的启蒙读后感范文

  所谓启蒙,是回到‘教育应当是什么’的常识。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讲台上下的启蒙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讲台上下的启蒙读后感范文

  讲台上下的启蒙读后感范文1

  暑假读朱煜老师所著《讲台上下的启蒙》一书,对其中的一些看法很有同感,现就其一个观点也谈谈自己的感想,如朱老师在书中所提的语文课中教课文内容还是教表达形式?

  这本来不是问题,但是听了很多公开课,包括一些全国性的公开课,还是觉得很多教师对教课文内容更感兴趣。

  学课文必然有内容,想逃脱都不可能,只要读好,弄清作者思路,内容的问题也就解决了。现在的问题是老师们对深挖内容很感兴趣,也容易得到赞扬,名师们也大都是这么教,比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简直就像研究历史。相反,对形式的探求,对语文能力的训练却相对说不那么感兴趣,不那么下功夫。语文课的任务是什么?要训练学生养成纯正而优美动听的语音,要丰富他的语汇,要规范他的语法,包括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优化思维品质以利于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这些任务,别的课程也有作用,但都不是人家的必然任务,而语文课却是责无旁贷。如果说形式就是指的这些东西,那毫无问题,语文课就是以形式为主。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着眼于帮助学生获得的言语智慧,那么语文课就会失去其本质。

  有的老师认为关注表现形式就是抽象地讲解写作方法,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教条,这是一种误解。一篇好的文章,其表现形式必然与内容紧密结合,所以不可能出现抛开内容讲形式的情况。没有了内容,形式也没有了。在内容如何为形式服务这个问题上深圳名师石景章老师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总能很好地利用教材,让教材的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我们很多时候还停留在教教材的水平,而石景章老师则早已跳出教材,而让语文教材成为像数学教材中的例题那样,我们知道例题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石老师就是这样做的,而且教学效果非常好。如他教《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他定的教学目标是“围绕中心选材”,他借助文本教会学生如何围绕中心选材。这在我们的教参书上是不会有那样的目标的,他解读教材的能力当然非一般教师所能及。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学生阅读教材里的文章的目的不在于它所传达的信息本身,而是这些文章在传达信息的时候所产生的“如何传达信息的信息”。

  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纯粹指向内容教学的课几乎没有,绝大多数的语文课既有指向内容又有指向形式的教学环节。朱煜老师认为正因为两者混杂,目标不清,所以教学效率受到影响。说到底,语文课不能得鱼而忘筌,要由重“内容”转变为重“形式”,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起关注课文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从而提升语文素养。教内容还是教形式,本不是个问题,因为学界对此已经有了研究成果。对于我们小学教师而言,要做的不是无谓的争论,而是学习研究成果,并将创造性地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讲台上下的启蒙读后感范文2

  炎热的假期里,在家静静地阅读学校推荐的书籍,朱煜著的《讲台上下的启蒙》。刚开始拿到此书觉得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书中所述的是一些小学教育的问题,这种书对我没有什么作用吧。那天,随手翻了几页,我就被书中那一个个鲜明的案例给吸引了。

  其中第一辑“放在心上”所写“如果教师真正把学生放到心上,教育将成为一个无比动人的过程,教师将从中感受到愉悦和幸福,教师的职业生涯亦将与其生命历程融为一体,并绽放出璀璨的光彩。”这句话让我无比震撼。书中有这样一个小事情:有一位学生关于方言的问题请教语文老师,当时语文老师不清楚,老师说,等他查到资料后再告诉学生。事后,老师把查到的资料告诉给学生,就因为这件事,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学生的家长说,老师是把孩子真正放在心上了。

  看到书中的案例,我心里感觉无比的愧疚的。工作十几年,但是到现在我都还不能完全做到,把孩子放在心上。更不能做到把所教的每个孩子都放在心上。比如:有时候出去散步时,小朋友由于好奇心很强,小眼睛很亮,他们经常会找到一些小虫子,跑过来问我:“老师,这是什么虫子,它爱吃什么?”看到树上长满了漂亮的花儿,小朋友又会问:“李老师,这是什么花啊?可是由于知识的缺少,我一时也无言以对。只好告诉他:老师也不知道,等老师回家去网上查一下明天再来告诉你们,说完,小朋友很期待着。说句实话,我的知识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问题,我一时回答不了他们,我会说,等我查到了资料,我告诉他们。然而,我却事后都没有查相关的知识,给自己找个借口,说自己的工作都忙不过来。有时候,就是查了也忘记告诉他们了。现在想想,也许我是没有把孩子的问题放在心上吧!教书育人不是那么简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应该把孩子的问题放在心上,这样我也能学到不少知识,和孩子一起共成长。

  书中还聊到一位学生成绩不好,家长很着急。于是老师观察后发现后其行为习惯不佳,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差,做事容易分心。于是老师先开始采用表扬和鼓励的方法,一开始对他起了一定作用,但时间一长效果就不好了,于是老师就采用批评的方法,可是多次的批评促使孩子出现了逆反心理。孩子越来越对自己没自信了。看到这里,对照自己。在我们的教育中其实这样的案例也是会出现,由于个别小孩子调皮捣蛋、自控力差,往往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教师在鼓励和表扬下还是一点长进也没有,老师可能也会进行批评。我想,作为一名有智慧的老师,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尽量以表扬鼓励为主,哪怕要批评我们要讲究艺术,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批评。100个孩子应当有100种不同的表扬和批评的方法。上面这个案例中,老师好像把孩子放在了心上,但为什么还是出现了问题呢?我也在反思,我们可以发现,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没有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家长把孩子放在心上,是因为亲情;教师吧孩子放在心上,则必须要有专业知识做支撑。因此,教师学会把学生放在心上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提升的过程。

  其实我们不管是小学老师还是幼儿园老师都一样,只有真正把孩子放在心中,爱孩子,那么孩子才会爱你,喜欢你,从而愿意和你一起学习。有句话说得好:“爱是一种教育,一门学问。”要想破茧这门学问,只有我们不断地更新知识,深入得摸索孩子的心里发展,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孩子,那么这门学问就会越学越精。

  此书除了第一辑“放在心上”;还有第二辑“教书与读书”;第三辑“当下,我们怎样做教师”;第四辑“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虽然书中基本上所述的都是关于小学的问题,但是对于我这样一位幼儿教师来说,每一辑中也都带给我不一样的震撼与深深地反思。

  “教书与读书”中说到———怎样做老师,是个大题目,也是个小题目。要找出答案,得先读书,最好读得广泛些,要紧的书则要读得深入一点。书中,朱老师还常常提到自己读书的事儿,连他的好友贾志敏老师也称他为“一介书生”。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一本书,不能马上充饥你的胃,却能在你遥走十里路后回头闻到它的香。好教师会用阅读充实自己,使学生和他在一起就会感到愉悦,并产生求知和对话的欲望,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将他人的经验和智慧,邀请到自己的经验之中,产生新的联接的过程。

  的确如此,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在选择书籍阅读时,我首先会去关注一些有关幼教方面的书籍,此类书能给我带来许多先进理念,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的优化措施及进一步了解幼儿个性。在阅读时我会进行摘录、细细品味他们的观点和理念,然后针对自己工作进行借鉴与反思、整改。但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我也会阅读一些其它关于生活、时尚、名著方面的书籍,以提升自己个人修养。

  此书共四辑不仅有解决我们思想困惑的,更有指导我们如何面对当前教学改革的方法对策。还有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验一些介绍的经典书目和文章,我想,在以后,我会去阅读一些朱老师极力推荐的书《绿窗下的旧风景》、《獾的礼物》、《夏洛的网》等,有机会一定要找来读一读。

  书中一段段教育旅程中穿插的各种插曲,我就像坐在火车上看风景的人,列车前行,缓缓开动,细数风景,感动尽在不言中。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教师的日子不是一天一天过的,而是一周一周、一学期一学期过的。送走了一届届的孩子,可以回想起什么?自己是否有了成长?这些从何得到印证,学着朱老师做些笔记、做些反思……始终喜欢看到书中每篇文章后面那一个个日期,这是岁月的积累,或许这样才能对得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讲台上下的启蒙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范文06-01

讲台桌上的花01-18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范文06-01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范文06-01

上下五千年的读后感06-01

讲台上的身影作文08-09

历史故事《上下五千年》读后感范文03-31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06-01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06-01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读后感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