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赴汤蹈火的成语解释

时间:2023-04-13 10:58:05 兆波 成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赴汤蹈火的成语解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下面为大家带来赴汤蹈火的成语解释,快来看看吧。

  【释义】敢于面对沸水和大火。指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刘表传》。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各派军阀为扩大势力范围,互相混战不休。担任荆州刺史的皇族刘表,对当时的军阀混战采取观望的态度。

  公元199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东北)争战。袁绍派人要刘表支援。刘表口头答应,实际上按兵不动;对曹操他也采取同样的态度。

  从事中郎韩嵩认为刘表采取这种态度不妥,对他说:“曹、袁两公相持不下,将军的行动举足轻重,应慎重选择一方。若是继续犹豫暧昧,后果必然得罪两方。”

  韩嵩向刘表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认为胜利必在曹操一方,建议刘表归附曹操,才是万全之策,其他将领也赞同韩嵩的建议。

  刘表还是犹豫不决,他考虑再三对韩嵩说:“目前,曹公已经迎天子到了许都,请先生到那里为我去观察一下实情如何?”

  韩嵩严肃地说:“我是您的部属,自然应该听从将军的命令,就是要我赴汤蹈火也会奋不顾身,死也不推辞。不过要请将军郑重考虑,如果此番能作出上顺天子、下归曹公的决策,那么我去京都是正确的;如果将军主意还未定下来,就派我进京,若天子封了我的官,我就成了天子之臣,不能再为将军效力了。望将军到时不要使我为难。”

  刘表对此没有明确表态,就让韩嵩去京都了。果然不出韩嵩所料,他到京都见到受曹操控制的汉献帝后,马上被任命为零陵太守。韩嵩赴任前,去向刘表辞别。

  刘表知道韩嵩已接受汉献帝的任命一事后,勃然大怒,认为他是对自己的背叛,当场要将韩嵩处死。文武官员都非常震惊,纷纷为韩嵩求情。但是,韩嵩却神色自若地对刘表说,他进许都前有言在先,因此刘表现在这样处置他,是负了他,而不是他负了刘表。接着,他当众把先前对刘表说的话重说了一遍。刘表只好不杀韩嵩,而将他囚禁起来。

  成语例句

  1、这些年来,为了争取农民的权益,他不惜赴汤蹈火,冒险犯难。

  2、国家有难,我们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3、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赴汤蹈火,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

  4、为了祖国的利益,我愿赴汤蹈火。

  5、为了人民的利益,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6、为了人民的幸福,人民军队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7、这些人个个都是英雄好汉,赴汤蹈火,何所畏惧。

  8、增量收入是这些公司在多媒体广告销售上赴汤蹈火的唯一理由。

  9、在古代,兼士们为了“兼爱非攻”赴汤蹈火,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10、他竭忠尽智,赴汤蹈火,为蜀汉的霸业立下了巨大功勋。

  11、只要是您老交代的事,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12、这人为朋友服务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13、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14、他英勇对敌,不避艰险,赴汤蹈火在所不计。

  15、只要我答应了你,就是赴汤蹈火,我也绝不推辞。

  16、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解放,赴汤蹈火,视死如归。

  17、他早已下了赴汤蹈火的决心,要挑战任何艰难险阻。

  18、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即使赴汤蹈火,我也在所不辞。

  19、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20、为他所热爱的祖国,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