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大材小用的典故

时间:2023-08-11 14:24:57 偲颖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大材小用的典故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典故吧,中华上下五千年,产生了无数故事。当你说出一个典故的时候,知道它背后那段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吗?你知道经典的典故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材小用的典故,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典故1:

  庞统是三国时代的名士。那一年,庞统去投奔刘备。刘备见他长相难看,就将他安排到耒阳县当县令。庞统上任以后,终日借酒浇愁,不问政事。刘备听闻很是生气,遂命张飞去荆南巡视。

  张飞到了耒阳,官吏出城迎接,就是不见县官庞统。官员们说:“县官自到任至今,天天饮酒,今日酒醉未醒,故没有亲自迎接!”张飞听了大怒,直奔县衙,找来庞统,劈头就问:“派你到耒阳主事,为何整天饮酒,荒废公事?”庞统说:“百里小县,政事甚少,百日之事,一日可以处理清楚!”他当场喊手下官吏,拿来文书,处理公事;要狱官带来案件材料和拘留的被告,一一发落。清晰明白,条条有理。转眼间处理完毕,人人称赞公正。张飞佩服不已,就向刘备推荐了他。不久,刘备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而后,庞统的表现也确实很出色。

  后人由此演化出了大材小用的成语,意为把大的材料用于小处,比喻人才使用不当,不能尽其才。

  典故2:

  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源自西晋·石崇《许巢论》:“盖闻圣人在位,则群材必举,官才任能,轻重允宜,大任已备,则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极其分,则不以积久而合处过材之位。”语出南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因为坚决主张抗金,反对求和,受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被罢官后长期闲居在江西上饶一带。后来,已经六十四岁的辛弃疾又被重新起用,被任命为绍兴府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这一年,他结识了比他大十五岁的陆游,两人经常一起议论国家大事,相见恨晚。第二年春天,宋宁宗降下圣旨,要辛弃疾到京城临安去,想听听他对北伐金国的意见。辛弃疾把这件事告诉陆游,陆游为他感到高兴,认为这是辛弃疾施展自己才华的好机会。为了鼓励辛弃疾发挥自己的才能,陆游特地写了一首长诗赠给他。诗中写道:“辛弃疾是古代大政治家、军事家管仲、萧何一流的人物,现在当浙江东路安抚使,实在是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鼓励他为恢复中原而努力,千万不要因为受到排挤不得志而消沉。

  无奈辛弃疾这次去了后,仍没有得到重用,最后宋朝还是向金求和了。就这样辛弃疾这位大有作为的文武全才一生壮志未酬,雄图莫展,六十八岁那年,这位始终被大材小用的爱国英雄,终于在忧愤中去世。

  典故3:

  南宋着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由祖父抚养成人。辛弃疾曾拜当时著名的田园诗人刘瞻为师,并和党怀英两人是刘瞻最得意的学生。有一次,刘瞻问他们两人道:“孔子曾经要学生谈各人的志向,我也问问你们将来准备干什么。”党怀英回答说:“读书为了做官,为了取得功名,光宗耀祖。我一定要到朝廷里去做大官;如果做不了官,就回家隐居,学老师的样子写田园诗。”

  刘瞻听了很高兴,连连称好,认为他的志向很高洁。辛弃疾却回答说:“我不想做官,我要用词写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刘瞻听了大吃一惊,要辛弃疾今后不要再说这样荒唐的话。此后,辛、党两人的生活道路截然不同:辛弃疾英勇地投身到抗金的民族战场上去,以爱国词人着称于世;而党怀英则混迹于金人统治集团,为金人作了一些帮闲乃至帮凶的事情。

  金人南侵后,辛弃疾组织了两千多人的队伍在故乡起义。后来,又率领队伍投奔济南府耿京组织的农民起义军。不久,起义军接受朝廷任命,与朝廷的军队配合作战,打击南侵的金军。但由于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辛弃疾后来曾长期闲居在江西上饶一带。1203年春,才被任命为绍兴府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这一年,辛弃疾已经六十四岁了。

  绍兴西郊有一处地方叫三山,当时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就在那里闲居。陆游比辛弃疾大十五岁,当时快八十岁了,他的爱国诗句早已为辛弃疾所景仰,因此辛弃疾到任不久,就去拜访了这位前辈,两人一起议论国家大事,相见恨晚。陆游听了辛弃疾对形势的分析和统一全国的设想,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希望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次年春天,宋宁宗降旨,要辛弃疾到京城临安去,征询他对北伐金国的意见。辛弃疾把这件事告诉陆游,陆游觉得这是辛弃疾施展自己才能的好机会,为他感到高兴。

  为了鼓励辛弃疾发挥自己的才能,陆游特地写了一首长诗赠给他。诗中说:“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意思是说,辛弃疾是古代大政治家、军事家管仲、萧何一流的人物,现在当浙江东路安抚使,实在是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太可惜了。鼓励他为恢复中原而努力,千万不要因为受到排挤不得志而介意。六十六岁那年,这位始终被大材小用的爱国英雄,终于在忧愤中离世。

  典故4:

  南宋末,金国不断南侵。辛弃疾参加了抗金义军。后来,他在南宋朝廷里,历任湖北、江西、湖南、建安抚使。

  他不仅是个爱国英雄,还写了很多充满战斗激情的词文。由于主和派的打击,他在上饶带湖旁,度过18年退隐生活。1203年,朝廷任命他为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他常与住在绍兴鉴湖旁的爱国诗人陆游议论国家大事。第二年春,宋宁宗要他去京城,征询他对北伐金国的意见。临行前,陆游送他一首长诗《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中说:辛弃疾是管仲、萧何一流人物,做浙东安抚使大材小用了。

  辛弃疾到了京城,皇帝只安排他做镇江府知府。不久,这位爱国英雄在忧愤中病逝。

  后来,人们以“大材小用”作成语,比喻才能高,职位低,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典故5: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爱国诗人和爱国英雄。他因为坚决主张抗金,导致在担任湖北、江西等地的安抚使时受到朝廷沆瀣一气的奸臣们排挤,最终被免去职务,隐退闲居在江西上饶一带。几年后辛弃疾被朝廷重新起用,任命为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当时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在绍兴西郊叫三山的一处地方闲居。陆游当时快八十岁,比辛弃疾大十五岁,他的爱国精神早已为辛弃疾所景仰,因此辛弃疾到任不久就去拜访了这位前辈。两人一起乐此不疲地议论国家大事,都觉得相见恨晚,辛弃疾与陆游结成了莫逆之交。陆游听了辛弃疾对形势的分析和统一全国的设想,觉得他是一个才气无双的人,希望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不久,宋宁宗赵扩召辛弃疾到京城临安,陆游听到这个消息,为辛弃疾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感到很高兴,挥笔写了首长诗相送好朋友。诗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意思是说,辛弃疾的治国才干在管仲、萧何之上,现在让他当个浙东安抚使实在是大材小用,实再是太可惜了。历史上有许多大材小用的例子。但是很多时候,有才能的人也需要从小事中日积月累,最后被人发现,发挥出自己真正的水平。因此年轻人要懂得在这期间厚积薄发。大材小用这个成语由此而来,原意是指大的材料用在小处,使用不当,浪费材料;后也用以比喻用人不当,浪费人才,也作大器小用。

【大材小用的典故】相关文章:

大材小用的典故出处08-11

大材小用09-17

成语大材小用的故事05-13

大材小用成语解释及出处12-27

大材小用的成语故事09-25

大材小用成语故事08-05

大材小用的成语故事及解释08-01

狡兔三窟和大材小用的故事09-17

有关大材小用的小学生经典歇后语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