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时间:2021-02-02 11:30:19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推敲语文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推敲语文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敲语文教学反思

推敲语文教学反思1

  《推敲》主要讲了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地冲撞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

  教学中,我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如教学第2自然段时,我紧紧抓住“拜访”一词。让学生通过朗读并抓住“找了好久”、“才摸到”、“沉睡”等词,感悟贾岛对李凝的尊重之情。再如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我让学生抓住“想起、觉得、不够妥帖、或许、更恰当些”等词来体会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

  韩愈认为用“敲”好有两个理由,一,表明你是个有礼貌的人,二,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我尝试将《补充》上的练习穿插在教学中,让学生比较“绿”与“到”、“过”、“入”等词,从而感觉到“绿”字的妙处。我还引导学生交流了他们曾经写作推敲的经过,从而使他们逐步明白了推敲的重要性,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和道理。

推敲语文教学反思2

  《推敲》这个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不知不觉闯入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课文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1、抓住空白,合理拓展,适当延伸。

  在教学“留诗会友”一部分时,薛主任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让我们跟随着他来到那个夜晚。请大家慢慢地、轻轻地读第二自然段,在脑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吗?然后抓住“我看到贾岛正在沿着山路寻找李凝的家,他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一句中的摸,自读品味,对贾岛即兴写诗时的情景有所感悟,在此基础上拓展《题李凝幽居》让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诗文,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尊重学生,注重体验。

  在教学中,有这么一段:“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薛主任让学生通过表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比如“吟哦”这个词语,在表演中有的学生快速地念了一遍诗,学生就提出了意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做得不对。课文中说贾岛在吟哦,吟哦的意思是有节奏的朗读诗文。而且贾岛在认真的思考,应该念的慢一些,也可以反复念推和敲。”我认为在具体的语境里理解词义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了重点词语,我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钻研精神。通过“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体会贾岛为了斟酌一个字眼是多么的认真啊!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3、朗读指导润物无声。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能变成学生和我们教师心目中的空中楼阁,我们应像薛主任一样,从每节课开始,从每次训练开始,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训练,我们学生的朗读能力才可能真正得到提高。

推敲语文教学反思3

  【案例】

  《推敲》课后作业:

  下列句子中的带点的词语能换括号里的吗?为什么?

  1、一天,贾岛到郊外去拜访(访问)一位叫李凝的朋友。

  2、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即时)写成的那首小诗。

  3、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安静),读起来也更响亮些。

  师:“拜访”能否换成“访问”?我们也来推敲一番。

  生:我觉得不行,因为“访问”好像带着问题带着事情去的,而拜访则是礼节性地看望。

  师:哦,你是这样理解的。这么说,如果没有事情就不能“访问”了吗?(学生为难的样子)看来这个答案不够准确。看看还有什么不同的理解?

  生:我觉得“拜访”是带着对对方的敬意,很尊敬地看望。而访问好像是一般的看望。贾岛对李凝应该是怀着敬意的,所以我认为用“拜访”更好。

  师:嗯,你感觉很“准”。是的,“拜访”和“访问”其实是一组近义词,但是,他们还是有区别的。也就是他们之间不能画等号。如果我们一定要在他们之间画一个等号的话,你认为应该怎么处理?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拜访=访问 )

  生:我认为应该在访问的后面加上“带着敬意”。

  师:好!(老师板书“+带着敬意”, 拜访=访问+带着敬意)

  师:呵呵,今天我们用数学的方式表示了这一对词语,是不是很有意思?

  生:(会意地笑)。(呵呵,我最陶醉于学生这样的笑。)

  师:下面还有两对这样的词语,你有没有本领也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试一试。

  学生思考。片刻,交流。

  生1:即时+兴致=即兴。(第二句)

  生2:即时+诗兴=即兴。

  生3:宁静>安静。(第三句)

  师:解释一下。

  生:宁静比安静更静。

  师:好,有道理。

  生4:宁静=安静+美。

  师:不错,很有意思,安静加上美能否等于宁静呢?

  生:是“约等于”。

  师:好,改成“约等于”。“宁静︾安静+美”呵呵,看来,这个“宁静”还有美的意思在里面啊!(因为我的网名是“宁静”,多数孩子都知道,所以又有很多会意的眼神投向我,暧昧的眼神投向发言的学生,呵呵,得意。)

  (下课了,黑板上就剩下了这么多“公式”,还有点舍不得擦掉。)

  【感触】

  这个点子也是突如其来。用一种比较新鲜的形式包装传统的训练内容,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推敲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推敲的语文教学反思06-12

《推敲》的语文教学反思06-09

《推敲》教学反思精选4篇05-26

2017年《推敲》一课教学反思06-26

《推敲》教后反思汇编06-15

《推敲》语文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04-02

五年级上册《推敲》教学设计及反思06-28

语文辅导教学反思07-15

语文gkh教学反思07-05